第45页(2 / 2)
房子是一幢三层小楼,看外观像是新盖没几年,虽然新,但是样子不敢恭维,和四周浑然天成的田园山水有点格格不入的意思。
苏酥心想,其实农村很多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反倒有感觉,新建的楼房看上去有些土不土洋不洋的,反倒不好看了。
江以北大概和苏酥想的一样,问向青峰:“这房子才盖没几年吧?”
向青峰点头说,“这种房子反倒难改,村里像谢老伯家这种情况的还有十几户,都是家里年轻人在外面打工赚了钱,回来新盖的楼房,从外观设计到内部实用都不好。”
苏酥点头说:“确实没有老房子看着协调。”
向青峰苦笑,“改造难度大还是其次的,最主要的是人不配合,这几户除了谢老伯家态度比较配合,其他几户现在都不同意让我们改造,可看到别人家改造完的房子,他们又眼红,所以时不时来给我们制造点麻烦,恨不得自己家不改,别人家也不要改,大家一起摆烂才最称他们的心。”
苏酥有点无语,她好奇地问:“房子改造完了会怎么样呢?”
向青峰跟她解释:“村里会和参与改造的村民签协议,房子的一部分村民留作自住,其余部分用作对外开放的民宿,交给村里统一管理,村民可以收租金,也可以入股分红,还可以在酒店找一份工作。”
苏酥:“那改建费用呢?”
江以北:“平均每户四万。”
苏酥一脸蒙圈,“四万?超过预算的部分政府补贴吗?”
苏酥有个同事去年刚装修的婚房,单是买瓷砖这一项就花了四万多......
向青峰笑着摇摇头,“没有补贴。”
苏酥:“那你们怎么做得到?”
向青峰:“我们工作室没有收设计费和改造费,每户的四万块钱基本上都是材料费,我们在用料上最大限度就地取材,回头让你俩看看我们变废为宝的本事。”
苏酥笑着说:“你们这是在做慈善啊。”
向青峰:“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我们有直播的红利,在网络上打出很大一波知名度,接下来的单子都排到一年后了,所以也不亏。”
苏酥:“挺好的,还能宣传一下这个地方。”
向青峰:“嗯,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个地方离成都并不算远,只要把路修通,基础设施跟上,风格和服务也实实在在做到位的话,不愁没有出路。”
正说着,从楼里走出一个又黑又瘦小的老头,背还有点驼。
老人手里拎着个大铝壶,身后还跟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穿着一身干干净净的花裙子,看到院子里来了新的客人,有点认生地躲在了老人身后。
向青峰跟老人打招呼:“伯伯。”
老人抬头望过来,见有新的面孔,连忙笑着招呼他们喝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