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2(2 / 2)
当然也不是平白无故便造出来的,理论基础还是来自遥远的异时空,在上一次矩子令的通话中,巴小霸不但介绍了黑火油加工的要点,还提到了一部分电磁学的知识。
冉昱身为墨宗大学院的生员,对于创院的宁先生有着蜜汁信任,对异世界的某些重要理论也接受度良好。
而事实上,即使是在宁非所在的时空,在电磁波的存在被赫兹验证后,马可尼、波波夫和特斯拉都在短短几年内用简陋的工具分别造出了可实用的无线电系统,无线电的现实应用在技术上并不困难。
之前冉昱造不出来,是因为他的电学知识积存不够,对于电与磁的存在只有模糊的概念,而这一点秦知刚好可以弥补。
——秦知造出了电容、电感、电阻,虽然做工十分粗糙,但却已经具备了基本元器件的雏形,可以尝试制作简单的电路了。
不过这话说起来简单,但真动手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
第一个困难就是通信距离。
冉昱最初的设计是利用高压火花放电时产生的电磁振荡来传递信号,有点是结构简单,有基本元件就可入手。但缺陷是需要较高的电压,而且它发射出的电磁波是全频率,有效功率很低,需要强大的发射功率才能弥补,这对于涡流发电机又是个考验。
好在这个当口,电灯球诞生了。
电灯球的技术涵盖了真空玻璃罩和竹炭丝,其中真空玻璃罩是制作电子管的必要条件。而另一条件钨丝,学渣宁小统把仅有的一点常识灌输给了冉小昱,耳提面命要他关注钨丝,没想到竟然在无线电派上了用场。
当然,龟背屿无线电机关也不是全然的模仿,在验证了无线电的接收和发报功能以后,冉昱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对原始设计重新做了调整。
秦知增加了电感-电容对电磁波进行谐调,把宽频谱的无线电能集中到较窄的频段上,大大减少了干扰,增加了传输效率。
冉昱放弃了金属箔发射源,改用更为节能且有效率的线状天线,大大降低了安装的难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他们大胆选择了短波信号。
这就属于冉小昱的外挂助力了。
关于电磁波,其实还是海西洲的一些科学家更早开始了研究。但由于蒸汽机的发展太过迅猛,稍有改良便能获得较大回馈,所以海西洲的科学家们更关注蒸汽动力的应用,电能并不是一个十分热门的领域,更被说电磁学了。
大家只模糊地觉得波长越长越容易衍射,传播距离也就越长。所以按照这个理论,为了取得更长的通信距离,冉昱他们应该选择大天线以增加波长。
一开始,秦知就是这样想的,他准备在龟背屿上建起一个巨大的天线塔,争取能够跨越海洋辐射周围岛屿,这样东海县上的几个离岛就可以实现同步通讯。
这个计划耗费巨大,冉昱没同意。
他是知道短波信号可以借助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在天地之间不断反射的,只要发射机设计制作得当,理论上的距离别说离岛、京城,就连海西洲的贝塔林也不是问题。而且短波信号不需要大功率的发射机,对供电和天线的要求也低了许多,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和物资投入。
冉昱据理力争,秦知犹豫不决,虞震和陈颖达蹲在一旁观望。
什么电磁波无线电啥的,好像懂了又不完全懂,但实验室里的机关他们看明白了,这是一种可以实现“顺风耳”的机关。
陈颖达想起“雷公电母”的典故,马上跑去庙里查看,果然庙里又多了一个“顺风耳”的挂像,像前还摆了一个供桌。
巡逻的军兵偶然发现庙里多了一个挂像,大惊,回去之后议论纷纷,都觉得新元商社又有新的神物。
不过挂雷公电母他们理解了,但顺风耳是个什么意思?难道冉七郎要造耳朵?
秦知最终还是被冉昱
</p>
</p>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