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7(1 / 2)
亲自到俞家来了,原本俞俊丰选择镇中学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可是即便是这样,这个孩子还是成为了高考状元,成为了整个永安县的骄傲。
所以一听说他的妹妹成绩也很好,虽说是复读一年之后开窍的,但是全科满分这样的成绩,跟当年的俞俊丰比起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镇中学虽然比不上市里的,但是如果俞溪这个孩子能到中学来上学,我们保证每年都给这个孩子申请奖学金,学费也可以减免,这个孩子我们真的是很看中,还希望你们家长好好考虑考虑。”
镇中学的校长这个姿态摆的特别低,就差给俞国军和周秀兰低声下气的了。
其实俞俊丰这样的成绩,这六年来,在镇中学的确是没花什么钱,虽然学费是交上去了,但是后脚又以奖金的形式发了下来。
这次成了状元,村子里为了感谢俞俊丰给村子里的孩子树立了好榜样发了三百块钱。
学校和镇里发了五百,县里给了八百,市里给了一千,省里给了两千,这一下子就白得了四五千,这些钱对普通人家而言可是一笔大数目,去了燕京之后,学校还有奖金和奖励。
俞家又不是那种缺钱的人家,这笔钱就当是锦上添花。
不过周秀兰和俞国军原本以为校长来是为了俞俊丰的事情来祝贺他们,可是没想到,竟然是小闺女儿的事情。
市里的一中的确是决定接受俞溪和俞俊泽,但是目前学籍还没有转过去,要不然镇中学的校长也不会那么着急。
不过说实话,周秀兰和俞国军是又高兴又尴尬的,心情十分的复杂,不过这也改变不了他们要送闺女儿去市里的决心。
毕竟这可是全家一致通过的,可是这老校长毕竟也是自己两个儿子的校长,而且周秀兰一直觉得,就算是儿子的成绩好,也是人家照顾。
所以周秀兰私心里其实对校长一直抱着感激的心情。
但是人家也不是逼着她一定要把孩子留在镇中学,其实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肯定是市里的条件比较好。
周秀兰的妹妹周秀香的两个孩子就在县里的中学。
不过听说如果两个还是中考成绩好,她妹妹和妹夫就把他们送到市里去寄宿。
这个年代,孩子读书的时候就是大事,如果孩子成绩好,特别是男孩子,就算是再远的学校,家长都愿意送去。
但是周秀兰不知道,这种校长亲自来家里表示会重点培养的孩子有没有,所以说除了尴尬之外,还有骄傲和高兴。
“你说这咋办呢?”
“如果留下来,按照刘校长的意思,咱闺女儿可是跟她大哥一样,绝对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