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页(1 / 2)
这样才有点人的感觉……大概。
看这本书需要相当的耐心。在刚开始的章节里面,它是没有一个很清晰的主线的。
然后因为身为作者的我没有激情。所以这本书几乎没有什么能够称得上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高潮那样的东西。热血沸腾,比博燃这样的词,基本上是与此书绝缘的。如果有人是直接跳到后记来看的,我可以放心这么说。
我是那种哪怕是在一见钟情的情况下,身体不由自主要去示爱,也会猛地踩下刹车,要角色的情绪遭遇极大的性受挫那样的作者。
在我眼里,从来不存在单纯的爱,也不存在单纯的坏。所以在本书中,大家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一旦主角嘴巴上开始说爱你了,那么下一步就要准备杀你了。坏也是这样的,我们可以给他们找出很多理由,因为是男人,因为是女人,因为无知,因为传统,因为历史……死亡在本书中不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情,因为过多的把笔墨花费在主角身上,基本上前两章才出现出来的一个角色,往往没怎么刻画,这也有身为作者我的笔力不够,尚且不能在两三笔内把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所以就匆匆让他们上路了。
也有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我记不住那么多人,为了方便,能不写名字的就不写,写了就尽量早点死,好换下一个人。毕竟这本书的立意是要论成为人的要素,以及成人神的要素。
所有人,包括主角在内,都不过是为了论证这样立意的要素之一,除此之外的东西,我便是能不写就不写。
要说本文足够精炼吗?其实也还差一些。按我的说法来讲,三章中能有两章完全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我就足够兴高采烈,可喜可贺了。所以还是存有一些赘余的。
但我能够保证,这种赘余仅仅是赘余,不会占比很大。除了这些我所谓的赘余,其余的,如果是大家看起来有些多余的部分,我相信在文中是可以找到前后对照的。
因为这本书我基本上上就是按照前后对照的方式来进行写作的。
就是为了在后文展现出角色本性时不让人觉得突兀,然后能够有种惊喜的感觉。
最明显的就是在第二十章 讲那宋襄公列阵不击,因为一个马车夫记恨没有一碗羊汤喝导致战败的故事后,公孙方也是因为马车夫怀恨在心将战车驶向敌阵才会被主角杀死。
陈目夷,在第七章 就有提过和宋襄公异母弟同名,也是坐实一国主君之后谁是最大掌权者的事实。
当然,像这样的事例还挺多的,我就不一一例举了。
要说小说和一般的文章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认为应当是小说是存在叙事技巧这样的东西。这本书的一句话简介是套娃工具书,身为作者的我,自然是要将这一点实践到底。
还是那句话,比起那种通过了解读者口味来进行写作的思路,我还是更倾向于以自己的写作风格来取得读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