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1页(2 / 2)

加入书签

便宜行事……听到这话的田昌意望向了远处函谷关的方向,隐隐的云雾之下是涌动的山脉,而山脉层层堆叠,以人的视线所及,远远不能到函谷关。

这是不想要她过去啊。

但既然是公主殿下的口谕,那便没有不去遵从的道理了。虽然心中万般不愿,但是田昌意是很擅长听话的人,她绝不会因为那么一分半点的疑问就舍下这当前之事不去做的。

“只是一年有余,那些宋地那些解甲归田的军士,应该是有不少还能用的。”田昌意嘀咕了起来,“至于郑卫……无盐朗。”说到这里,她叫了声眼前有些恶臭味的男子。

无盐朗正经起来,立时是双手拱手以待:“主公有何吩咐?

“你认为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算是问题吗?”

“自然是不算的。但是。”无盐朗情知这样的话就是在坑他的前奏,“我只是个无盐氏商行的次子,还没品尝过钱的极限,我说的话是不作数的。”

“不要担心,这件事跟你是不是次子没有关系。从现在开始,你为我效力。”田昌意笑着说,“我打算在齐国国内禁止一切私人名义的商行,然后固定所有人的收入水平。不管是相国还是为街巷为人漆墙的小吏,所有登记在册的齐国人,每月收入,全部等同。”

乍一听这话,无盐朗就知道了,是的,跟他是不是次子没关系,因为在这种状况下,他们无盐氏商行彻底可以算是关门大吉了。私人的商行没有,那不就得是官家的,但是凭什么?商人不会同意那么做的,而要让每个人的月收入一样,不就是助长了人才外流之风么?燕国千金难求一才,而秦国,位同客卿的不知凡几,封位如此,封邑更是以千计,在这种情况下,齐国这样的行为无异于是自断臂膀。

“不要那么吃惊。我会这么提出来,无非是认为这条计策是可行的。”田昌意说,“在战争之中,无数人流离失所,能够给他们一把拿来糊口的米粮就已是非常不错的行为了,更何况,我会与他们饮食,与他们住宿,还能在此之外再给些钱,哪怕这钱很少,不及某些贵族平日百分之一的花销,但大家也都是能够接受的,不是吗?”

“主公说的极是,但是所需钱粮虽不多,但胜在人数斐然,我们哪里来的那么多钱来进行这样的赈灾行为?您是在临淄就安排好,就等实施还是?”如果理解成赈灾之下的极端选择,无盐朗倒也不是不能够理解。

“目前来说是没有那么多钱的。”田昌意摇头说,“跟临淄也没关系,虽说是打算,但目前只打算在郑卫旧地实施。”

没有那么多钱,而且还有个很关键的问题。想了想,无盐朗还是开口了:“只这般去赈灾,钱粮花销不可胜数,不如以工代赈。黄河一脉的水患在夏冬交替时最为频繁……”

“这会是其一,但更多的,我想将郑卫之地的城墙进行改造以及一些诸如农具铸造的手工业发展进行投资,然后,我要将郑卫之地的官道修到临淄去,以后在临淄,只要你想,你便能一路畅通抵达齐国任何方向的边境之地。”

这位的野心比想象的还大,但就是不知道这野心具体实施起来能够有几分,总之,无盐朗并不看好。

但田昌意还没说完:“既然郑卫两地都需要修建官道,那就地征人的效率不够,管理起来也甚为麻烦,可以为此特例成立一支用来修路的队伍,只要及冠以上至不惑以下,较为年轻力壮的男性,每个月付一点比平均收入高上一些的刀币,其余都由我们官府一力承担,几乎用不着他们额外的花销。而若是其他区域有遭遇兵灾的人要加入,就禁止,知道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