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2页(2 / 2)

加入书签

皇帝逼死亲叔叔。此是天下丑闻。更是惊住天下人。哪怕如此呢,皇帝的削藩之策没有半分的改变。

皇帝让兵马押送被削藩的王室成员入京都。

江南,杜绵绵与丈夫自然是知道这等大事。

司徒家中。杜绵绵忍不住的哭出声。她道:四妹妹

绵绵,此时不是咱们伤心的时候。咱家不能留在江南。咱们得去宁藩。此时司徒弘光提醒着妻子。他家的处境很可能不太好。

对,咱们得离开。杜绵绵收了眼泪,她是同意丈夫的话。这等时候,当然不能留在江南。等着被人牵连的宰掉吗?

那不能。

朱家怕是得与咱们一起去宁藩。杜绵绵与丈夫说道。司徒弘光点点头,他回道:自然是一道同行。都一起去宁藩。好在杜家一家人全去了外地。敦弟也去外地任官。唉。

第118章

司徒氏一家人、朱家人一起到宁藩。这说听是投亲, 说不好听跟逃难没两样。一到宁藩后,自然是朱家人暂居于司徒家的州城宅院中。

司徒家的五进主宅,如今住着司徒一家人。至于客院自然住着暂居的朱家人。

杜绵绵这一个当婆母对于大儿媳司马文娘娘这儿,那是客客气气。她没摆什么长辈架子, 还是一再表示司徒家的管家事儿, 还要大儿媳操劳一番。

对此不揽权,这是杜绵绵自个儿的意思。毕竟, 司徒家在宁藩的宅子一直是大儿媳管着。没得她这一个婆母一来, 就来夺了管家权。

淇儿媳妇,你瞧, 淇儿下头两个弟弟的年岁也不老小。本来就应该成婚的。奈何在京都没寻着合适的。杜绵绵这话说的违心。她其时已经挑好人选。只是碰上永庆帝削藩一事闹出来。

杜绵绵跟丈夫司徒弘光一商量,那是把定事的事情给按下不表。毕竟也怕里头有麻烦。哪料想,夫妻二人的猜测一点儿不错。最后还真是大麻烦。

如今我在宁藩也瞧着好些的好人家姑娘。我这就忙碌淇儿两个弟弟的婚事。我瞧着,也要让你受累一回。淇儿媳妇,你两个妹妹澄澄、汶汶的年纪大了。这管家的事情,你管理时, 也不妨替为娘受一回累,教导一下你两个妹妹。可成否?杜绵绵把教导女儿的事情, 这是让大儿媳揽上。

倒不全是让大儿媳受累。也是想着让两个女儿和大嫂多处一处关系。

姑嫂之间相处久了,自然慢慢多添一些感情。毕竟,这男儿在外头忙碌的时候居多。女子未出嫁时,在娘家就跟嫂嫂的相处时间久一些。

娘, 儿媳这儿当然乐得如此。两位妹妹最是品性端方, 容貌娇好。儿媳身边累得多添两个妹妹在,我这还能得两个好帮手。司马文娘当然不会拒绝。小姑子什么的, 当嫂嫂的从来不能拒绝。这是这一个时代的规距。

杜绵绵这儿见着大儿媳同意。她心情好上许多。当然, 她免不得要单独叮嘱两个女儿, 让两个女儿好好的跟嫂嫂学一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