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页(2 / 2)

加入书签

我想进秦王府做婢女,往后盼着得一点忠勇侯府的人脉提携。这一切的前题是二姑娘乐意帮衬一回。杨楚楚表明自己的立场,她的态度没有半点变化。

姨母,我是真诚待人,我不说假话哄骗。杜绵绵摆明自己的态度,她道:即使我能嫁进忠勇侯府,也不过一个庶子媳妇,我的能耐是非常有限。姨母,你真不能把赌注就压在我这一个小卒子的身上。

二姑娘,愿赌服输,我把自己都当筹码摆上赌桌。是输是赢,全看天意。杨楚楚表示她不怎么在意杜绵绵将来帮衬力量的大小,杨楚楚只是尽可能的提前拉拢属于自己的人脉,以便去搏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幸运。

我懂姨母的意思了。杜绵绵真得读懂杨楚楚的决绝。

那么,姨母,咱们两不相欠吧。杜绵绵说道:在我帮衬到姨母之前,我请求姨母伸一回援手。

杜绵绵不需要杨楚楚欠一份恩情。人情这玩意儿在杜绵绵看来,别人欠她的,不若她欠别人的。

杜绵绵一直挺忌惮一件事情,就是别人欠她的人情太大,万一万一对方咸鱼翻身,觉得不想还旧债,干脆一劳永逸的把债主解决掉,那咋办?

杜绵绵不想高估这一个时代里,那些上位者的心态。

这是一个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权力至高无上的时代。下位者的命,在上位者的眼中是草芥。

二姑娘请讲。杨楚楚态度非常配合。她当然有点疑惑,她这等孤女能帮衬上什么。这时候杨楚楚有一点点的小好奇。

我想请姨母给祖母多讲些评书,要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一定能经得住推敲。杜绵绵说出她的打算。

杜家的立场是子孙荣耀,光大门楣。杜绵绵在发现大房的大伯娘一心给堂姐杜贞贞筹谋一翻好姻缘,还是打算到唐家的门楣上时,杜绵绵是当吃瓜群众。

杜绵绵对于这等事情的态度是不偏不倚。成,则是杜家的喜事,是堂姐杜贞贞的喜事。败,依着杜家的家底儿,依着大伯娘对堂姐杜贞贞的疼爱,一定会给堂姐杜贞贞再寻一门好亲事。但是,在知道弟弟杜敦被堂姐杜贞贞加害时,杜绵绵的心态炸裂了。

品性不端的女子一旦嫁得高门,因为尝过甜头会旧习难改,在婆家多次出手害人后被戳破恶女的真面目。杜绵绵说出她的剧本,她给堂姐杜贞贞多加点戏。

在杨楚楚仔细聆听时,杜绵绵继续讲述,道:恶女高嫁时,她的娘家多欢喜,一旦姻缘出问题,两家反目成仇后,恶女的娘家就会波及得越惨烈。品性不端的女子不光是害己,还误人。

杜绵绵说着这般出事的后果,她道:其一,这一名恶女拖累娘家姐妹一一被婆家休弃,让家族中的女儿难以求得一份好姻缘。其二,这一名恶女害得家族丢尽脸面,让家族中的后辈再也无法在读书人的圈子里立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