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页(2 / 2)

加入书签

诸萦面上浮起浅淡笑意,望着子砚的目光温和而满是期许。她是真心实意,愿子砚能有一番广阔天地,她记得自己初见对方时,那一身桀骜不驯的傲骨,纵然执拗了些,但人尚且赤诚,不过是成为奴隶时的经历,略微扭了性情。

既然能得廉思先生教导,为人处世、心性品德自不必担忧,又有那一份不屈的骨气与率性,来日定然能有所成。

子砚未料到诸萦会这般爽快,措不及防之下,先是错愕,又慢慢回过了神,他抿紧双唇,片刻之后,只见他突然起身,对诸萦重重的跪下叩首,随后抬起头来,对着诸萦,神情认真而郑重,吾郑氏子砚,对天起誓,诸萦于吾有相救之恩,助吾于微末,此生难解恩义,来日若有所托,绝不相负,愿以性命护之,若有违之,则受万箭穿心之痛,尸身无归,魂魄难安。鬼神共鉴!

子砚生性极为重情义,否则当初也不会因为一枚玉佩,被商人打至重伤,仍不远松手。他既感念诸萦之恩,便是真心实意。

待到子砚重新坐于席上时,诸萦凝视他良久,突然道,至如今,你才应当是有些信我的。我本无意深究,但不得不问一句

诸萦目光灼灼,眼神锐利得似能直戳到人的心中去,你究竟是何身份?

第57章

子砚听到诸萦如此问,便知晓她大抵是猜到了一二,他沉默了下来,介于少年人与青年人之间的年纪,面庞的线条趋于冷硬,却在眉眼间留有两分尚属于少年人的青涩。

诸萦也不催促他,极有耐心的等着子砚的回答。

在一片静谧中,子砚突然开口说道,不知道你是否听过郑氏?

他用的是询问的口吻,却没有要诸萦回答的意思,而是作为一个开头,慢慢的说下去,郑氏乃是郑国的公族,郑氏先祖乃是郑文公之子,郑庄公之弟。彼时宋国强盛,尚且无人敢僭越称王。

郑氏襄伴郑国数百年,在郑国极有威望,及至十数年前,郑氏一族承先王遗命,扶持如今的郑王继位,我父亲为先王托孤之重臣,王上年幼,国中之事,大多为我父总揽。自然而然,郑氏一族的地位在郑国水涨船高,众人攀附,多年以来,难有可媲者。

但树大招风,攀附者多,觊觎怨恨之人自是更多。

而最为怨恨郑氏一族的,恐怕是如今的郑王。我父知晓王上必不能容郑氏一族,故而早早就有还权的打算,并苦心部署,为郑氏留存生机。为了向郑王表达诚意,父亲他令族中子弟渐渐放权,又遵照郑王之令,亲赴闵孤山,同蛮夷一战。

父亲出征前曾与我言说过,待此战过后,便借口旧疾突发,彻底交还手中权柄。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