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9(2 / 2)

加入书签

  此刻,卫俊如正在接待一位身材格外矮小、脸庞圆圆的青年,看见陈德光冲进门,哈哈大笑,“景行来了,正好看看你的小老乡,和你一样都留过洋,肯定有共同语言。”

  “希贤,这是陈景行。”他为二人介绍。

  陈德光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矮小的青年是参与指挥过百团大战的人矮志高的邓希贤,在座的几人都是务实的人,见陈德光神色匆匆,直接跳过了寒暄。

  厚厚一沓子的关于珍珠港偷袭计划的报告砸到了卫俊如的桌上。

  卫俊如出生安徽省合肥县东郊卫杨村,只跟着大户人家的私塾附读了几年书,而后就投身军武,一身的军事素养全部来自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和秉性中的天赋。哪里看得懂全是日文的报告,眼睛瞪得溜圆,“看不懂。”

  邓希贤见二人有要是商谈,立刻退出了卫俊如的办公室。

  陈德光这才将文件口述给卫俊如听,后者严肃起来,问,“真实性可以把握吗?”

  “不能,但文件太完备了,让人难以相信会是假的。”

  “你看这里,还有这里数据,没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做不出这种计划来。”

  陈德光将他的疑点一一指出。

  卫俊如神色越来越严肃,等陈德光将所有的质疑、推算汇报完,他的脸上已经挂上了一层霜。

  口中喃喃地说,“小日本这是要干出大的啊!”

  陈德光默默不语,由着卫俊如自己思量。

  时间滴滴答答一分一秒的从二人之中流淌而过,美国奉行孤立主义,甚至还通过了《中立法案》来表明自己并不会介入世界大战。

  对于一个没有参战的世界大国,日本人为何要去招惹?

  两线开战对日本而言简直是自寻死路。

  他们苦苦思考着。

  除非,他们将视线凝聚到了桌上散开的报告上。

  “为了石油!”

  他们同时想到。

  报告中说的日本的石油只能支撑半年,若是没有及时补给,那些在中国土地上肆虐的坦克、在空中耀武扬威的飞机以及在海公然拦截的战舰全部将变成一堆废铁。

  陈德光不由自主的将自己的分析说了出来。

  卫俊如眉头依然紧锁,“不,如果这份计划是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