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页(2 / 2)
看着顾承允走远后,虞岁桉啧一声感慨:着顾承允成日不知怎么回事,一天天就喜欢盯着人瞎看。
虞岁桉一想到方才那个眼神就恶心的背后发毛:看的人反胃。
这是虞岁桉真心话,她随口吐槽两句,不知哪里又戳到了郁珩的笑点,他轻笑一声:走吧,我们回去。
虞岁桉应一声好,然后跟上郁珩的脚步,开始像顾承允。
顾淮景的生辰是在三天后,此时皇亲宗族都在此地,肯定会借此热闹一番,那时候让顾淮景出事,在众目葵葵之下,虽不易动手脚,但最容易洗清嫌疑。
前世顾淮景的死是所有事情的导火索,顾淮景一死,当时所有矛头都指向郁珩,那时四皇子、五皇子都是顾承允一派的人,朝堂之上唯一能与顾承允抗衡的便是郁珩。
整个朝堂之上都是人心惶惶,各个大臣纷纷盘算着站队,生怕一不留神一步走错便是万丈深渊。
国公府刚开始也是不站队的,后来因为顾淮景的死,她以为是郁珩为了打击顾承允恶意将其杀害,所以在后来由着他的缘故,国公府毫不犹豫选择了太子一派。
郁珩虽一个人虽强悍,但毕竟孤军作战,一个人单枪匹马的难免疏漏,更何况前世的时候,郁珩并没有认祖归宗,身后没有靖湘王府,一个人到底势单力薄。
事情的转机在边境与突厥的一次摩擦。
原本只是一件小事情,被有心人挑拨,将两国摩擦不断即将交战的消息传得满城风雨,闹得人心惶惶,百姓刚过上几天安居乐业的日子,便又要交战,叫苦不迭。
他们跪在被捧上神坛的战神郁珩的府邸前,苦苦哀求他启程出兵镇压,他们并不知道那些风言风语到底是不是真的,他们只是害怕,怕有过上不稳定的颠沛生活。
开始的时候,郁珩对门外那些人置之不理,闭门不出,任由他们跪在屋外哭喊,也不为所动。
然而只过了三天,不知是发生了什么,或者郁珩自己想通了,他亲自打开了肃王府的大门,进宫请了一道圣旨,说自己自愿去北境地狱突厥,势将边境平定,不达目的绝不归京。
皇上当然同意,郁珩的功高盖主,在云京压得他喘不过气,他很不得郁珩立刻启程。
但他没想到的是,郁珩的离京,同时也宣告了他的死亡。
虞岁桉想到这里一顿,抬眼望向郁珩,她跟在身后,只能看见他坚实的脊背,宽厚的好像能扛起一切的风风雨雨,让每个在他庇佑之下的人安心的生活。
可惜当时的明正帝不懂,被弑友仇恨蒙蔽了双眼的虞岁桉也不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