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页(2 / 2)
好,好,走走,在三姐姐羞恼前,陶灼抱着大氅麻利地走了。
叫三姐姐嘴硬,看着不就是早给大哥哥准备好了大氅么。
看来那天她的话让三姐姐听进去了,知道每年大哥哥都会去万清寺为亡母祈福诵经,便是不让他捎带着过去,也是听了自己说会中间去看他,或者回府后穿着也合适,才准备的。
她刚才可没漏看,这大氅袖口和门襟上的刺绣都是出自三姐姐的手,那针法绣活她再熟悉不过。
屋子里,陶宝琼长舒一口气,板着小脸问,灼灼走了吗?
姑娘,六姑娘走了,晴秋回道,看自家姑娘的模样,努力忍着笑意。
姑娘就是害羞了。
她可知道,这大氅可是姑娘特意给大公子准备的,不过姑娘面薄,三两次想送过去都没去,拖到现在,她本以为得等大公子回府才能送出去,多亏了六姑娘呢。
灼灼越大,嘴巴越伶俐了,陶宝琼佯装无事,拆了自己的发钗。
其实,那天陶灼一番话后,她思考了许久,去找到母亲说了,不想母亲竟然也说六妹妹说的对极,以前是我想偏了,现下倒是想过来了,可不知道该怎么跟你大哥打交道。不过,你是妹妹,年龄尚小,主动亲近哥哥并不贸然,且我看着,你大哥哥应该也很喜欢你。
卫氏没说的是,她总觉得陶益靑其实知道,她对他一直都没有过敌意,还挺欣赏他这个继子。不过,这话有些羞人,是自己主动推开继子不培养母子感情,现在就这么着吧。
就算他们关系一般,将来老了,凭他的品行和自己的手段,她在这府里总能站稳一席之地。
但随着陶宝琼日渐长大,尤其是陶岚玉出嫁,由陶益靑背着送到花轿那一瞬间,她忽然想明白了许多事,若是自己的宝琼也有兄长爱护,往后嫁出去也有依靠。
天气渐冷了,你大哥今年长得颇快,等明日我出去挑一件大氅回来,你绣上些男子适用的花样上去,也算是一点儿心意,交好的心意,继子那么聪慧,应明白。
若说为何不亲自动手做,那不是心意更诚,一来时间赶不及,一件上好的大氅从挑皮子布料到裁剪做成,便是几个绣娘一起动手也得半月之久,卫氏的想法是陶益靑去万清寺前便送过去。
况且,外面成衣铺子里好的大氅只是价格贵些,不输自家府中绣娘所做。
只是,她没想到闺女竟然羞怯了,大氅到了今日才让陶灼给转带过去,这样也好。太过突兀的示好她心里也不自在。
陶灼回三房就讲给冯氏听,高兴地道,娘,我三姐姐总算是想开了,给大哥哥绣了大氅让我带过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