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2(2 / 2)

加入书签

  然后他们拿开第一张图纸,翻到了第二张。

  “然后是捣碎,锤薄……嗯……这倒是没什么奇特之处……”

  然后翻到了第三张,两人的表情又变得古怪起来。

  “既然已经锤薄,为何还要撕碎?哦……原来如此……只是撕碎后,再想做成纸状,可就不易了啊。”

  两人一边看,一边低声自语,亦或是商讨着。

  李文柏在一旁紧紧听着,不由得脸色微变。这两人,不愧是老纸匠,自己都还没解释,他们光是看一遍图纸和文字详解,便能看出其中每一道工艺的优点和缺点。

  看来还是不能小看古代工匠的智慧啊。

  时间慢慢过去,大概过了两刻时间,两人终于看完了最后一张图纸和文字详解,然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此时两人脸上的表情,早已不再是最初的疑惑,而是深深的震惊。

  对此,李文柏并不觉得意外。

  毕竟,他们俩看到的,是后世成熟的宣纸工艺流程,虽然简略,但也是千年积攒下来的经验,在两人看来,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了。

  “依照此工艺,所造之宣纸,无论是数量还是品质,都远超当今市面上的宣纸啊。”

  “大人……这……这图纸,是您所做?”

  两人的语气里充满了震惊与钦佩,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怀疑。

  李文柏很敏锐地听出了他们的怀疑,他本来就不打算把这个工艺流程归为自己的名下,毕竟分量太重,不是他这么一个年轻人可以担得起的。

  于是便解释道:“这些工艺流程,是本官一年前在一个孤寡老纸匠那里听来的,老纸匠没多久便去世了。本官见如此工艺后继无人,觉得甚为可惜,便将当初所听所闻,凭着印象,记录在纸上。只是隔了一年了,其中难免有错漏之处,且当初那老纸匠也曾感叹此工艺尚有不足。故而,才将二位请来,将此工艺完善。正好本官,也要在交合县制造这新宣纸。”

  见李文柏如此说,两个纸匠这才抚须长叹,一边惋惜老纸匠的去世,一边脸上露出了“原来如此”的表情。显然这个解释,比起李文柏亲自创出这工艺的说法,要更容易接受得多。

  见两个纸匠没有怀疑,李文柏也暗自松了口气。

  他对改良宣纸的所有的印象,都已经记录在了图纸之上,也没有什么可以和两个纸匠探讨解释的。于是便直接将图纸交给了他们,任由他们琢磨。

  而他只有一个要求,那便是尽快将这套工艺流程的遗漏之处还有细节,都补上,然后尽快研究出一个可用于量产的改良宣纸制作新工艺。<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