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3(2 / 2)

加入书签

  杨彦说到这里,顿了顿后叹了口气:“但是这些流民太多,而我乐平县穷困,府库的存粮只够几日。而大户人家都不愿意卖粮食,反而给给县城里的粮铺都涨价了,现在还好,如果再长些,流民的事不解决,流民会变成乱名,咱们县城的粮价更会长高,到时候也会生出不可必要的动乱。”

  李文柏面色严肃点了点头,古代信息不发达,百姓们不可能及时知道外面的情况,只是看到有流民,粮食价格大涨,他们还真可能会对县城安宁造成很大的影响。

  杨彦越说越烦闷,他心中也担心这些流民变成乱民后,自己的父亲会不会被安一个处置不当的罪名,到时候,丢官是小,如果还因此问罪入狱……

  李文柏的脸色也阴沉之极,正如杨彦所说,一旦流民变成杀烧劫掠的乱民和暴民。那乐平县可就不是安生地了,他好不容易搭上杨县令,换个地方,很多线又得重新搭。

  李文柏原本不去想,但是现在他不得不多想一些,一会儿后,他缓缓说道:

  “杨兄,流民不事生产,就算购买到足够的粮食。终有一天也会吃完。到时候就没有地方买粮食了。而且这样做,也会让流民产生依赖心,就会养出懒人。”

  李文柏的话让杨彦一惊,他可没有想到这些问题。

  看着李文柏,说道:“李兄,你想到这些,可是有什么办法解决此事?”

  李文柏沉吟说道:“我们制造酸梅汤,需要一些人,可以从流民中招募一些老幼妇孺来做工。这熬制酸梅汤需要耐心,并不是重体力活,正好可以让这些妇孺来做。我们也可以趁机扩大规模,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杨彦仔细一想,确实是个道理,郑重点头:“好,这个方法好。”

  李文柏继续说道:“流民大多是老幼妇孺。我们乐平县穷困,那些青壮为了活命,一定是逃的更远,到来的青壮应该不多。这些老人和孩子有了着落,那些青壮就安心了一些,也不会因此而闹事,所以除了我们,到时候县尊安排一些活计就可以安抚住他们!”

  “贤弟的主意太好了!”杨彦眼睛一亮,想着李文柏这么快就想到了法子,他满脸期待地问:“李兄,那你对大户不卖粮,可有什么好法子?父亲找他们做工,也总是需要粮食的……”

  李文柏既然想说,那也就没什么隐瞒的,他想了很多历史上赈灾的一些事,然后说道:“杨兄,这件事情好解决!”

  杨彦听到李文柏的话,顿时一喜,急不可耐的说道:“真的?”

  “自然是真的?我不仅不用买,还会让他们捐出粮食来。”李文柏轻轻笑道。

  “捐出粮食?这不可能?我父亲以县尊的身份买粮食都买不来,让他们捐就更不可能了。”杨彦马上就摇了摇头,觉得李文柏的这个方法简直是妄想。

  李文柏却是淡然自若,笑道:“杨兄,这些大户人家都是本地人。现在他们都有钱有田,想要的无非是名声。我们可以用名声来压他们捐出粮食!”

  “名声?”杨彦疑惑起来,看着似笑非笑的李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