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8页(2 / 2)

加入书签

女帝闻言大笑,苍老的手轻抚着裕安的发髻,裕安啊,朕已经决定,朕不会留下遗诏。你明白朕是什么意思吗?

裕安一直在窥知母亲的心意,试探母亲的内心,但当圣人坦言身后安排时,她竟不敢直视她的眼睛。

这些天她在朝堂的所作所为,圣人如何看不明白。但她至今也没有横加指责,是不是意味着,圣人默许了她的行为。

她无法辨别圣人的真正意图,低下头道:请恕儿臣驽钝。

女帝摇头哂笑,直接戳穿了她的谎言,你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敢说。因为朕曾经再三告诫你,不得参政。

明明还是炎热的秋日,裕安倏然感到双足冰冷。

女帝又道:你要什么,朕从来是捧到你的手里,只因为你是朕的掌上明珠,朕最心爱的女儿。但这次,你要的东西得凭自己的本事去拿,杀人还是放火,无关用的什么方式,终归是你的手段。

拿到了它就是你的,拿不到你会为此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你,明白了吗?

儿臣受教。裕安低着头,后背兀自流着汗,浑身都在因为母亲突如其来的认可而寒颤不止。

汗水模糊了她的眼睛,却清晰听到母亲轻到不可思议的叹息。

我们女人生来就是被踩在脚下的,要爬起来何其艰辛。裕安,你输不起。

女帝没有雄厚的根基,没有男人天然的权力优势,凭的只有那一股一条道走到黑的倔劲。

裕安身上再耀眼的明珠,华美的霓裳,也只是依附于她的父亲母亲,她的兄弟。

她的确输不起,但无法回头,只能继续走。

她给自己选了一条路接替钜鹿郡王赈灾,治理匪祸。

相比她的无路可退,其实河东裴氏才是真的无路可退。钜鹿郡王的病薨不能停下他们的步伐,他们和吴王这条船进退多年,其中的利益付出,早就无法割舍。

只有裴彦麟,没有一丝一毫的留恋,彻底斩断了前尘。

他和公主私下合谋,以督促失责为由请求降职处分,并上书请缨协助公主治理瘟疫。

陈王正愁治不了裴彦麟,挫不了裴氏的锐气,裴彦麟便自己送上门来。

碍于河东裴氏的势焰极盛,陈王降他一级,为尚书左丞,并允准他和裕安同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