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页(2 / 2)

加入书签

舒嫔的话没错, 对于孝贤皇后的葬礼, 乾隆确实尽了心,即使生前帝后似是已经离了心,但在这些身后事上,他给足了体面,《述悲赋》更是让人们都觉得帝后伉俪甚笃。

魏芷卉抿着唇不语,转了话题:这些日子,大家都累得很,嫔妾冷眼看着不管是皇上还是两位贵妃都瘦了不少。

听到两位贵妃,舒嫔不免抬了头问道:后位悬虚,依你看,谁更好些?

魏芷卉勾了唇:这话,哪是我能说的?

舒嫔摇了摇头,拿了块桌上的桃花酥:一个是乌拉那拉氏出生,怎么说和孝敬宪皇后也是同姓,一个虽有两子一女,却是汉军旗。你说,谁的胜算更大?

有皇子的不就免了再想嫡子的念头?她试探性地开口。

不,她没有机会。

舒嫔坚定的口气,让魏芷卉放下杯盏的动作顿了顿,抬头看她,却是什么也看不出。

姐姐为何如此坚定?她敛了脸上的异色。

舒嫔摇摇头,只是笑着,却不言语。魏芷卉不由得想起那日在船上听到的对话,随口一问:这些日子与姐姐关系日渐密切,尚未问过姐姐闺名是什么?

云舒。舒嫔在一旁取了笔墨写了下来。

魏芷卉轻轻地念了念,又想起舒嫔的封号,她不由得看向她,舒嫔了然,无奈地笑了笑,开口说道:我们这样的选秀进来的人,皇上不过知道咱们姓什么罢了,名什么他自是不在意的。不比妹妹,还有小字。

提起小字,她倒不免想起当日舒嫔所言一事,不由得红了脸:那姐姐可有小字?

见她摇头,魏芷卉的心里却像是做了个排除法,她不叫曼容。

那这个曼容究竟是谁?嫔位以上者,只剩了怡嫔、嘉妃、愉妃和两位贵妃,可在她的认知里,这些人都不叫曼容。

在想什么?舒嫔看着她发呆,不禁问道。

无事,不过是在想,太后虽说缓乘回京,却也快得很。

且等着吧,太后昨日才回京,继后的人选也该有眉目了。

舒嫔一脸的淡然和肯定,让魏芷卉更为不解。

────

送走了舒嫔,魏芷卉在初菱的侍奉下歇息了片刻,换了身衣裳去了正殿。

传。她坐在榻上,看了眼小高子。

很快,杜茂就走了进来:微臣杜茂给令嫔娘娘请安,令嫔娘娘万福金安。

魏芷卉看了眼跪在那儿的人,问道:孝贤皇后丧期,后宫事情繁多,本宫也不拐弯抹角,你只有什么答什么便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