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6页(1 / 2)

加入书签

现在警力不足,没有摄像头没有联网,在一方被通缉的杀人犯都能堂而皇之地坐着火车跑路,却不被人所知,就知道现在的情况。

现在已经正式提出了严打,并且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

省城明显感受到了不同,之前店面那总有流氓在附近溜达,尤其是下午将钱拿到银行存储的时候,明显能感受到有人在注视着。

小食店晚上卖夜宵时,那种被人盯上的感觉更加明显。

只是他们上头有人,且员工不少,之前厉害的名声又传了出去,所以暂时没人敢上来啃一口,但是一直虎视眈眈。

可自从严打开始后,明显感受到门店附近的街溜子少了很多。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犯罪行为消失,依然有很多人顶风作案。

若那男孩被拐卖到没男孩的人家,那还算是运气好的,若是被当作是讨饭的工具,那下场陆夏不敢多想。

陆海霞愤怒:人贩子就该全部打死!真是太缺德了!

回去之后你记得提醒我,要让大家把孩子看好。城里方便可也很乱,要是一个错眼孩子丢了,这辈子怕都难找回来。

现在的孩子不像几十年后,家长都盯着,不会让孩子离开视线。

一般都是不怎么管的,吃饭的时候叫一声就自己回来了。小小年纪就自己上下学,很少有让父母接送的。

要不是陆夏一直千叮咛万嘱咐,大家也不会怎么看着孩子,在村子里孩子都是放养的,附近山坡孩子们早就爬遍了。

陆夏和陆海霞坐了两天的车子才摇到了京城,下车的时候,整个人还觉得地面在晃动。

走出火车站,陆海霞用手肘推了推她的胳膊。

姐,那有个人举着你名字的牌子,是不是来接咱们的?

陆海霞被陆夏强制要求开始学习认字,学了大半年,不少常用字都能认出来,尤其是陆夏的名字,她是记得最牢的。

陆夏顺着她的手望过去,确实看到有人举着她的名字。

陆夏在几天前确实给严以钧写了信,说自己要去一趟京城,看来严以钧已经收到了信。

陆夏走了过去,接站的是个跟严以钧差不多大的两个小伙子,一个长得高大挺拔,另一个瘦小一些。

看到她走过来,两人都面露惊艳。

同志,你们好,请问你们接的人是从哪里来的?

两人微怔,瘦小男人迅速反应:同志你好,你就是从栗省过来的陆夏至同志吗?

陆夏并未回答,只是笑道:是谁让你们来接站的?

是严三哥就是严以钧,他今天还有课没法请假,就让我们过来接您。嫂子好,我叫卓诚安,你叫我安子就行,这个是厉鹏,你叫他大鹏就行。

卓诚安热情地要帮陆夏拿东西,陆夏谢绝了,她就背了个包,陆海霞已经将重物都分担走了。

卓诚安也没有勉强,转过身要帮陆海霞分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