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7页(1 / 2)

加入书签

可是他没说,他没有说话的机会。

李绮娘道:有一次,我带着闺女去自家铺子,一转眼,闺女就不见了,我两条腿发软,迈出的步子都是软的,只觉得怎么都跑不动,就这样,我哭着喊着跑了几条街,摔倒了爬起来继续跑,喊得嗓子都哑了。唉,福生,你没有做过父母,不知道丢了孩子是什么感觉,那个时候,我就想谁要是能把我闺女送回来,我给他当牛做马一辈子。

福生忙问:那后来呢,颜姑娘是怎么被找到的?

李绮娘看他一眼,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她钻到米缸后面,和我躲猫猫,等着我去找她,后来就在米缸后面睡着了,发现她的时候......

李绮娘想说,发现的时候,闺女还尿了,睁开眼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藏得这么好,您怎么还能找到我?

当然,这么糗的事,是不能告诉外人的。

福生松了口气,说道:真好,颜姑娘真幸运。

李绮娘终于说到正题上了,她问道:福生,你别怪我多嘴啊,我听说你是跟着国公爷长大的,你还记得自己的家里人吗?

福生的目光凝视着某处,渐渐失去了神采。

......我记得我娘总是哭,我还记得我们住的地方......,不,应该是我记得那里的味道,是烧香的味道,后来我去了寺院,便知道我娘和我住的地方,一定是寺院。

李绮娘记得闺女说过,欧阳赞失踪之后,夫人平氏带着幼子,整整一年四处烧香拜佛,求神明保佑丈夫能够回来,直到在寺院里把孩子丢了。

欧阳文韬被拐走时差两个月满四岁,也就是说,从不到三岁开始,他便跟着平氏到处烧香,要么住在寺院里,要么在去寺院的路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渐渐忘记很多事,尤其是五岁之前的事,会随着逐渐长大,而越来越模糊。

而味道,却往往能令人记忆长久,对于福生,幼年的记忆已然退却,但那烧香的味道却永远留在了他的记忆之中。

那名字呢,你还记得你的名字吗?李绮娘迫不及待地问道。

福生的眼珠终于重新动了,他若有所思地看着李绮娘,接着,便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我记得我叫小涛,我一直都记得我叫小涛,后来我遇到国公爷,国公爷给我改名叫福生。

李绮娘笑了,喜悦之色直达眼底。

大武和二武查到的消息,善堂里失踪的孩子就叫小涛,叶老夫人查找了十多年,迄今为止,与欧阳文韬的情况最接近的两个人,一个是福生,另一个便是小涛。

现在,福生就是小涛。

欧阳文韬,小孩子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后来便把小韬,误作了小涛。

老板娘,您不会无缘无故问我这些,您是不是知道什么?福生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