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2 / 2)

加入书签

  两个人很有默契的都没有再提前面的事儿了,推着自行车走过灌肠儿店,叶歧路还请涤非吃了份灌肠儿。

  于是就在飘着大雪的深夜,两个男孩并排蹲在东四北大街的马路边上,用冻得发红的手端着热乎乎灌肠儿,一边狼吞虎咽地往嘴里塞一边数着前面路过多少辆车。

  涤非将碗里最后剩下的那点蒜汁儿喝干净了,砸吧砸吧嘴,“真好吃!要说灌肠儿还得是隆福寺的,别的哪都不好使。”

  “别的地儿我连尝都不想尝。”叶歧路说。

  涤非搓了搓手,笑道:“现在还不到两点,咱们说好的刷夜的,接下来你想去哪玩?这个点儿还开着的,估摸就录像厅、游戏厅、台球厅——对了,你会打台球不?”

  “甭介,”叶歧路没直接回答涤非的问题,“乌烟儿瘴气的,今儿搓的火儿还不够多?走——”说着叶歧路就扶起自行车跳了上去,“干点健康产业,咱们上香山啊。”

  “我操!”涤非立刻从地上弹了起来,激动地一扬手,“这好学生的小脑袋瓜儿是有点意思,琢磨出什么事儿都有点非比寻常不同凡响的味道,很可以,走着!”

  就这样,叶歧路和涤非在最差的环境条件和最差的交通条件双重的阻碍下,毅然决然且牛逼哄哄地出发了。

  只不过,当他们那群人之后无数次地聊起1988年的那个东四隆福大厦的夜晚,叶歧路和涤非二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对他们后面这段“香山之行”避而不谈——当时他们觉得自己有多么的牛逼哄哄,后来就觉得当时的自己有多么的傻逼兮兮……

  不过,这也算是青春故事的一种另类的延续。

  香山坐落于北京西郊,在当时那个“出了二环就出了北京”的大环境下,香山对于大部分的北京人来说已经是个稍微有点距离的地方了,更别提是两个骑自行车的北京人了。

  香山周围地势险峻,经过了四个多小时的奋战,好不容易骑到山脚下,涤非的自行车的轮胎偏偏被看不清的雪地里的异物给扎破了,力道还挺大,一下子就跑没气儿了,那车子沉得像绑了二百斤砖头,根本骑不动。

  叶歧路只好陪涤非将车子锁在香山公园的自行车停车场里。

  都到香山脚下了,在此处半途而废,两个人谁都不会同意。于是他们拖着已经冻得透心凉的身体又开始徒步爬山。

  一步一艰难,等他们爬到山顶的时候,别说日出了,连个正儿八经的太阳都没见到——

  是个下着雪的大阴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