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5页(2 / 2)

加入书签

两人偷摸的对护腕做了检测,很快确定下来了。

小林的猜测是对的,护腕的材质非常适用于做防弹衣,它不光可以防止子弹入体,还能将冲击力分摊到各处,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冲击力带给人的内伤。

同样满头白发的好友激动不已:你是从哪里弄来的这种材质?这要是能够用在我国军备上

吴老也兴奋的胡子都在微颤,但兴奋之后,就是慎重。

一个八岁的孩子做出让人免于淹死,可以在洪灾中起到大作用的救生项链,和做出能够让中洲军队力量上涨的防弹衣材质。

这二者之间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先向上面汇报吧。

吴老的报告很快递了上去,这一天,几个小会静悄悄的开了。

大家讨论来讨论去,一天下来也没能决定下来。

最后这件事还是递到了最大领导面前。

老人看过后,拍板道:一切以这位小同学的安全为主。

没有人可以拍着胸脯保证宋药来到首都或者暴露在人前能绝对安全。

就连吴老今天能保住一条命,那也是小林拼着不要自己的命把他救下来的。

所以唯一能够确保宋药能彻底安全的方法,只有不将他暴露出来。

他还小,今年才只有八岁。

也许吴老他们老了,但是宋药还有很多的未来。

国家会等他们这一代慢慢长大。

指令下达后,全国各地又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清空。

用的理由也很正当,吴老被刺杀,所以国家要严查间谍。

星河县里,县长挠头。

严查他可以理解,但是他们县这都查了多少遍了,而且他们这边的公安局居然调进来几个新人,每天四处查探。

县长都怀疑,就算是星河县来了个外地蚊子,这几个新人公安都能一眼看出这只蚊子是哪个地方来的,公蚊子还是母蚊子。

而且就连那个已经确定了死刑的人贩子,都被他们提出来审了又审,俨然是一副怀疑他还是个间谍的模样。

虽然说是全国大清查,但县长还是敏锐的觉察出了一些不同。

但打电话去问问同学,他们县也正在四处清查,公安部门也都调来了几个人专门搞查间谍的事。

怎么看都不像是有问题,又想想这是国家安排的,县长想了想,还是把这件事丢到了脑后。

国家清查间谍根本没有瞒着人,报纸上天天都是某某地查出某某间谍的新闻,宋药他们家没有订报纸,但是何老师订了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