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页(1 / 2)

加入书签

宋药高高兴兴接过来,美滋滋的甜甜道谢:谢谢爸爸!

宋爸看他高高兴兴的跑了,这才高兴的盘算起来。

他们家这次赚的钱攒起来,幺儿以后就能去城里上学了。

他再赚点,说不定等幺儿长大之后,还能在城里给孩子买套房子呢。

不过首先,还是要先回去跟家里商量,然后三家商量这个钱怎么分,最后再签合约。

虽然很想现在就把事情定下来,但宋奶奶一直教育他,涉及到钱的事,越大越要稳,所以他还是决定立刻回家去和宋奶奶商量。

他爹没意见,只要他妈也没意见,这个事八成就定下来了。

宋药和赵晓东划水的时候,宋爸买了两个干粮就又往家里去了。

一来一回,再回来时,他不光自己来了,还把宋奶奶和赵奶奶也带了过来。

赵奶奶也是不放心孙子才跟来,路上才知道宋家打算把钱分给他们家,赶忙要拒绝:

东东回家都跟我说了,是幺儿带着他做,他跟幺儿学了那么多东西已经是我们占便宜了,怎么还能分这个钱呢。

宋奶奶就猜到是这样,赵家过的不如宋家,但家风一直很正,这钱她们肯定是不想要的。

她劝了赵奶奶一路,快到县里的时候一句话秒杀:

你总也要让孩子知道,他努力是有成果的,我看东东是个好孩子,他应该也想为家里分担。

赵奶奶就不说话了。

赵晓东虽然被她们精心养大,但可能因为早早没了爸爸的原因,他的确比其他孩子更懂得体贴家人。

他长这么大第一次能做出成果,如果她因为那点自尊就替孩子推了的话,也太自私了。

赵奶奶最后说:那我们就厚脸皮要了这个钱了,不过我们都清楚,东东帮的忙没有那么多,有才说的平分我实在没脸要,就一成吧,已经很多了。

对于他们家来说,几十块钱的收入已经是很大的惊喜了。

再多的话,赵奶奶说什么也不会答应的。

宋奶奶也明白这点,拍拍她的手,跟宋爸说:

问清楚大概是多少台了吗?

宋爸就说:县长订了两台,县长秘书说消息已经放出去了,今天应该县里的大厂就能派人来,至少还能做三台。

宋奶奶沉吟了一下:

这样,除了那两台,剩下订的那些,需要用到的木头就找村里人买,让他们处理好了担县里。

宋爸一愣:妈,县里也要卖木头的。

宋奶奶伸手就敲了他一下:

我们吃肉,也要让别人喝点汤,反正本来就需要木头,做个顺手人情,让大家都赚点钱不是皆大欢喜吗?

赵奶奶赞同:你记得跟大家伙说的时候说清楚了,这木头本来县里是可以直接买的。

这样村里会记下你的人情,咱们带着他们赚了钱,他们也不会眼红咱们卖风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