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2页(1 / 2)

加入书签

“大哥们,你们说话能不能正常一些?我刚才翻了翻聊天记录,还以为这群是卖那啥的呢。再这么下去,我怀疑网警都要起疑心了!”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确实,一个好好的文学交流群,怎么搞得和地下买药的接头一样。”

“所以还是老问题:货到了没?特么的出版社发的该不会是漂亮国的联邦快递吧?”

“笑死,到了到了!刚才快递员给我发消息了,等着啊,等我拿到了马上就来群里直播。”

这条消息一发出去,群里立马沸腾了。

在这位大哥出门拿快递的这段时间内,群友们已经经历了从“大哥好人快快快等不及了”到“大哥三分钟了怎么还不回来”再到“到底是快递员送错了还是大哥穿越了”的讨论,以致于这位仁兄回家掏出手机一看,发现自己才走了不到十分钟,竟然都已经在群里变成失踪人口了。

既然这样,他也不着急了,先慢悠悠地自己看了十几页,等到群里已经急到快要给他报警的时候,才拍了几张照片传上去。

“不得不说,晏河清的性格在最近几年的研究者眼中着实有些刻板印象了。现在大家普遍都认为他是个重度内向社恐,但你们看看他和编辑写的这些信,好玩的很,其实根本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自闭。”

他上传的照片就是乔镜在接连收到好几封编辑的催稿信后,为了避免对方真的上门来线下找人而写的一些回信,内容大致可以参考你妈想让你学习,但你只想摸鱼打游戏时找的各种各样的借口。

只不过身为作家,乔镜的文笔和选用的措辞要更加高深莫测一些,让人乍一看根本看不出来他写这封信的真实目的其实是为了拖稿。

趁着群友都在哈哈哈哈的时候,这位严谨的大哥已经大致把这本书全都翻了一遍,并又发了一长段消息:

“刚才翻了翻全本,发现当晏河清的编辑真的不容易。许维新还好,经常会和他聊一些关于出版和稿酬的事情,他的责编许晓明就比较惨了。短短三年多的时间,他一共给晏河清写了快六十七封信,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两个字——催稿’!”

配图是一张目录的照片,果不其然,许晓明写的内容占了一多半。

而且这些信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排的,谁谁谁在什么时候写的几乎一目了然,在发现基本上许晓明写五六封信晏河清才意思意思地回一封后,一群打工人们纷纷卑微落泪,感同身受。

不过很快,群友们就根据这几张照片的内容讨论了起来。

“还记得二十多年前国内的学者们都在批判晏河清的作品,各种挑刺,还有不少人提议说不应该让学生学习他的文章,因为民族主义的思想太过严重。现在再看看这些信,啧,真是软骨头无论什么时代都不少啊。”

“可不是。幸好这几年再也听不到这些‘专家’们的屁话了,好作品就是好作品,是能够经历不同时期历史考验、大浪淘沙留下来的精华。当初晏河清的那个时代就有不少评论家对他大放厥词,现在谁还记得他们?谁才是真正的跳梁小丑,后人自有评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