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3页(1 / 2)

加入书签

特别是策论题,与前头考童生和秀才不同,周青林觉得,考乡试时,策论才是最关键的。

虽然每次乡试的策论考题不会重复,但是往年考生的答题内容对他肯定会有帮助的,因为看了这些后,自己对大历朝就会有了更全面地了解。

原身就是一个常年待在乡下的普通百姓,平时除了知道水田卖多少银子一亩,一亩地大概能产多少粮食之外,其他的事原身基本都是不怎么了解的。

特别是涉及朝廷的兵、刑、礼、吏治、河防、工赈这些方面的问题,更是两眼一抹黑了。

不过原身的弟弟和大哥定是知晓这些的,但是他们哪里会和原身说啊,平时都不屑与他说话呢。

因为在周青水和周青云的眼里,原身就是一个不学无术、不求上进的废材一般存在呢。

所以周青林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了解这个社会,既然自己没有积累,那么他就从历年的考生答题中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吧,不管是以前的还是当下的。

出了书肆,周青林并没有直接回去,而是先去了一趟粮店,他家米糠快没有了,自己得买点回去才行。

他先去粮店边上的肉铺花了八文钱买了一根子排,自己已经好久没吃过排骨饭了,晚上他想做顿排骨饭吃。

让肉铺掌柜帮他把子排剁成小块后,周青林就去粮店买了两斤糯米,接着又让店伙计给他称了二十斤米糠。

付好了银子,他向掌柜询问了店里其他几种粮食的价钱,像大豆芝麻啥的,他一一都问了个遍。

那掌柜倒是没有一点不耐烦,大概是见自己穿着一身生员服的缘故吧。

周青林之所以会问这些,也是因为想做市场调查罢了,粮食关系到国计民生,稳定的粮价也是老百姓安心生活的根本。

而这些也是他这个乡试预备考生应该了解的。

背着书箱拎着米糠,周青林往旺枝巷而去。

已是中饭时间,周青林先去了巷口食肆,今天他不想自己做饭来着,觉得这样太费时了,此时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看沈掌柜帮他从京城带回来的考题卷了。

点了一个麻辣豆腐和一碗炒肉片,外加两碗大米饭,一共花了八十文,周青林算了算,这价格相当于前世的十八元钱,还挺便宜的。

回到家里,周青林先从布袋里舀出半碗糯米用水泡上,糯米泡过水后,晚上烧排骨饭时就不会出现夹生饭了。

忙好这些后,周青林就拿出笔墨,然后边看考题边做起摘抄来。

行赏孝顺之至论,这是已亥年乡试的五道策论题中的一题,也就是去年周青水考的试题。

周青林仔细看了去年乡试头名解元对这题的解答,对方以《礼记曲礼 》中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的章句开篇,娓娓阐述了自己对孝道的认知与观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