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6页(1 / 2)

加入书签

宗正寺的宗族文牒自然是证明皇室血脉真假的,有了文牒证明那是没奈何。

这时候宗室们还有什么不明白呢?所谓的过继也不过是个借口,为的是将郜英彦名正言顺承继皇位。

果不其然官家点了郜英彦。

这还有什么好说?宗室大半对郜英彦充满了恶感,若是一开始官家就选郜英彦做太子或是在他们这些宗室子弟中挑选出太子都不会叫人过于反感,可坏就坏在官家给了他们希望又生生夺走。

连太后都私下里对莺莺摇头:官家这一步着实走得拙劣了些。

太后一贯喜怒不形于色,几乎不私下里评论官家对错,此时却都忍不住评论了两句,可见心里对官家也是有气。

官家也太急切了些,得罪了宗室能落着什么好?太后撇撇嘴,就连她当年权倾一时都对萧家宗室恭恭敬敬的。

官家从政这么多年,不会不知道其中的道理。莺莺在旁揣度,应当是官家担忧世子,不,郜英彦贸然站出来被朝臣所反对,索性便提出过继宗室子弟。

郜英彦再怎么是官家亲生儿子,那也是一桩巨大的丑闻!好好的侯爷就这么戴了一顶硕大的绿帽子,如今听说已经闭门不出了。

说得难听些,若不是官家如今的确膝下无子,只怕朝臣都不愿将这私生孩子接纳进宗室呢。

可如果是过继自然转移注意力,宗室里闹得沸沸扬扬,人们心里天然对官家充满了几丝同情怜悯:堂堂天子又如何,连个自己亲生的皇子都没有,最后沦落到要像民间百姓一样过继嗣子。

在这怜悯的心情下忽然传出官家其实还是有个亲生儿子的消息,诸人便会没那么抵触,甚至有些善良的还会暗地里替官家高兴。正愁着过继忽然有了自己儿子这下不就是柳暗花明吗?

莺莺想通了这其中关节便赞叹:官家果然高明!

太后看她有所长进,心里也高兴,不过提到郜英彦又是疑惑重重:这孩子我见过。面相有些纨绔子弟的浮浪,眉目不稳。

不过想一想京中贵胄子弟也大都如此,便也放下心来:不管如何如今朝中总算后继有人。

她老人家最为担忧的是好好的朝堂忽然作乱,如今官家后继有人,端王这种幕后黑手又被揪了出来,郜英彦虽然浮浪些但也是长大成人,也算是能够担当大任。

到时候我将太子妃调训出来便也可以功成身退喽。太后这一叹息倒是有从未有过的疲惫。

莺莺便凑过去哄她开心:到时候我带着外祖母去南诏。我们一起去瞧瞧大理山水。

太后点着她鼻子笑:你是忘了得罪过南诏王?若是到了他地盘被他掳走我可不管!

一屋子的人笑了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