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1页(1 / 2)

加入书签

于氏在外面马车上等得心急如焚,终于等到莺莺上了马车,她忙问:如何?莺莺轻轻点点头,于氏才放下心来,将早就备好的参汤递给了莺莺一杯。

莺莺接过参汤,喝了一口,这才感觉到四肢松弛下来。

她这两天绷得太紧了,从接到萧照的消息后就悬着心,后来又是殚精竭虑为进皇宫做准备:盘算皇后的个性、分析宫里的情势、谋划说服的切入点。等进宫后又有要绷紧心弦审时度势说服皇后。

此时终于松弛下来,顿觉疲劳,靠在靠枕上,随着车马萧萧睡了过去。

等她到家下了马车更是卸了钗环草草洗了把脸换了衣裳就睡了过去。

这一觉睡到了第二日,等她醒来时就听于氏求见。

莺莺忙叫人迎上来,于氏神色有些振奋:我公爹从朝堂上探听来的消息,我想着叫丫鬟传不清楚话便特意跑了一趟。

原来今日早朝时候有官员试探着提出要给萧照治罪的话题,就立即被官家驳回:萧照为国殚精竭虑,如今生死未卜就得你们这般对待,岂能不叫天下忠臣寒心?

台谏官还有话说,官家又道:昨儿皇后拿着萧照沿途所写家书,朕才知道他这一路上如何风餐露宿,这时候朕怎么忍心定罪?

而后责令官员去寻找萧照,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等寻到仔细调查后再看是否有罪,不能胡乱定罪。

莺莺这才放下心来,看来贺皇后已经说服了官家,总要调查清楚才定功过,不至于让萧照蒙受不白之冤。

于氏先是高兴,而后有些黯然:如今就看找到九郎了。

说到这话题一时气氛有些寡淡,诸人都当萧照这是多半已经遭遇不测了,只不过是顾着莺莺心情不说出来罢了。

莺莺却很是坚定:我要去寻萧大人。她睡了一觉已经想好了,萧大人若是真去世了,她也要扶着他的灵柩来汴京安寝。

打定了主意,莺莺便收拾了行李准备离开汴京。

苏家人也得了这消息,大房夫人亲自来探望莺莺,还叫萧家庶子和二娘子夫君也护送莺莺一起上路,莺莺自然是婉拒:有萧家人陪着我便是。那里如今不大安全。

不过这一份心意的确难得,如今黄河水还未退,一般水灾淹没后便是大疫,这时候冒险去灾区当真是难,有瘟疫的可能,还有路上落草入寇的灾民。

莺莺早就带了蒙口的口巾丝帕,还有消毒的石灰和药草,第二天便出发离开了汴京。

这消息很快传到了侯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