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9页(2 / 2)

加入书签

徐奚年笑了:你这孩子。原来这才是她的目的。

是啊,苏葵当然可以将他的作品也一通评价分析,但徐志达不同于连怀国和谢剑侠两人,样本不足,风格转换巨大。

况且苏葵没有忘记,徐奚年和宋万章是让她来自荐的,他又始终严肃,还有什么比交流更好的自荐?

连怀国和谢剑侠都笑着看着徐志达。

徐先生,就给这位小同志讲一讲吧。

我们也想听一听这位小同志对您现在的创作有什么看法。

志达兄?

徐志达看着苏葵,表情依旧严肃,却是开口了。说起了他创作的《华国记忆》《红星照耀》两部作品。

也就是说,您创作的这两部作品都是纪实文学?

一本是他的回忆录,一本是他以真实历史写的人物传记。

他还没有移居港城前,写的那两部作品苏葵也看过,写的竟然是古典文学,其中甚至充满幻想色彩,和现在的作品仿佛是两个人写的。

连怀国告诉她,徐志达到了港城以后,就一直在《港城文艺报》上连载他的文章,多是他记录以前生活在大陆时的情况,同时也查询文献,创作反映真实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的历史小说。

徐奚年叹:志达兄一片爱国之心啊。

大概不止如此吧。苏葵却笑道,徐先生,您或许是想通过这种方法在报纸上真实地反映大陆的情况,传播祖国的正面形象,好争取更多群众,唤起民族意识觉醒?

一番话,几人神情全部变了。

徐志达看向徐奚年,徐奚年摇摇头笑:这可不是我说的。

他心里同样感慨,谁知道这孩子真就这么聪明,只不过说了几句话,她竟然就能推出全部的信息!

连怀国和谢剑侠两人对苏葵点了点头,连怀国道:即便我们离开祖国多年,但未有一刻忘记这个孕育了我们的地方。然而更多的人已经忘记

他好似在叹息,又好似在意有所指。

他们几人的目光都落在谭惟伦身上。谭惟伦却好像什么都没有察觉,只是对着苏葵露出一个欣赏的微笑。

徐志达眼神复杂地看着苏葵,忽然问道:奚年带你到我这儿来是来自荐的吧?

苏葵礼貌道:是的,目前看来,我的作品应该符合您对正面作品的要求,您或许可以考虑一下。

联华书店是打算引进苏小姐的著作吗?谭惟伦这时开口,或许这件事我可以帮忙。

他刚才已经说过,他父亲是联华书店的股东。

苏葵还没说话,徐志达就道:不用了,这件事我会考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