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9页(2 / 2)

加入书签

她打算到了大学继续整理,已经完成的到时候可以先交给教育部的同志。

*

八月的最后一天,苏葵来到贺县高中,向所有老师告别,她明天就准备去京城。

陈校长和几位老师看着她都心生感慨,谁能想到当初班上一个因为家境贫寒快要辍学的孩子今天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

因为苏葵的关系,整个贺县高中在全国范围内都扬名了,更不用说后续教育部还打算推出贺县模式,更是让它在历史上都留下了印记。

陈校长鼓励她:苏葵同学,到了大学好好学习,老师们都相信,你将来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林老师笑道:依我看,咱们贺县还是太小了,不够苏葵同学发挥的。

一想起她之前待在这个小县城就能做出那么多轰动的事情,以后去了京城,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几位老师都善意地笑了,说他们都等着看她继续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

苏葵想起刚来时几位老师愁眉不展,问起发生了什么事。

陈校长叹了口气:班上有几位同学家境比较困难,竟然想要放弃学业,我们几个打算给他们凑一点钱。

尤其是班上的贺正南,他收到了清大的录取通知书,竟然因为家庭困难想要放弃。

大学都有补贴,还有助学金,家庭困难的同学都可以申请,他为什么要放弃?

我们也是这么说的。陈校长等人得知此事,立马找到贺正南家。

贺正南家比苏葵她家之前还要穷,他是家里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三个妹妹,他父母都是农村的,爸爸还摔断了腿,之前读书的钱是全家拼死凑出来的。陈校长等人也给了他家不少帮助。

这次就是因为他爸腿伤又发作,家里已经完全不能负担。知道可以申请助学金后,贺正南虽然想要去读大学,可路上的路费他家是一分钱也没有了。

陈校长几人当然不会坐视不管,除了贺正南,班上还有好几个同学连车票钱都拿不出,所以他们预备给几个学生凑一笔路费,让他们能顺利到大学报到。

苏葵说:校长,这件事也算我一份吧。

苏葵同学,老师们知道你的好意,但路费的事情我们可以解决,你还是学生,哪能让你花钱。

苏葵摇摇头:陈校长,这笔路费加起来,对你们也是不小的负担。我是班长,同学们有困难,我又有能力帮助他们,这件事我就不能坐视不管。

这时候,大家的工资水平都不高,自52年工资改革后,一个京城地区大学教授的工资也不过两三百元,普通中学的教师每个月只有四五十元,还是多年的老教师才有这个工资水准,大部分教师一个月只有二三十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