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9节(2 / 2)

加入书签

宝宝的皮肤还是有些通红,只是没有这么皱巴巴了,小小的一团,小手攥紧成拳头,放在脸颊旁边,头上戴着个小老虎的帽子,看起来可可爱爱的。

景孤寒的眸色也柔软了许多,好歹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延玉生下来的。

钟延玉伸出手,轻轻碰了碰这个小奶娃的脸蛋,娇嫩的皮肤触感,软乎乎的像是棉花,他都不敢多用点力气。

“他好小好软。”

钟延玉忍不住感慨道,那双眼眸又亮了亮,宝宝应该也很健康吧。

“刚生下来没几天的小孩都是这样的,小皇子都比那些寻常孩子要重些了,前两天的时候,比这时还要小呢。”奶娘还是有心得的,说话当中都带着笑意。

用不了几个月,这个小孩保准会成为一个大胖小子,就是要上点心。

钟延玉的眉眼含了些笑意,但是看了宝宝一会儿,他就有些累了,景孤寒立即让奶娘把孩子给抱下去,给钟延玉盖紧了被子,亲了亲青年的脸颊。

“延玉先好好休息,别担心孩子。”

钟延玉要修养一两个月,后宫不可无主事,景孤寒看着人睡去,整理了一下青年的碎发,转身走出了内室,门外奶娘正在候着,怀里面抱着皇嗣。

他接了过来小孩,不似上次,这次动作虽然有些僵硬,但到底不是往窒息的方向抱了,奶娘松了口气。

“摆驾翊宁宫。”后宫不可一日无主,在前朝之时,安太妃也曾执掌后宫,从未出过疏漏,要不然也不会成为景孤寒登上皇位的一大助力。

安太妃早就知晓乾清宫的动静了,如今总算是盼着皇帝过来,她的目光落在男人怀中的襁褓上,那眼神终究是变了变。

“儿臣给母妃请安。”

“好孩子,快起来,这孩子……是皇嗣?”

安太妃连忙让他起来,目光落在那小奶娃的脸上,“看着出生没多久吧?”

“是朕唯一的皇子。”景孤寒郑重地说道。?

第一百四十八章 这是你和皇后的孩子?!

男人的眼神柔和,让安太妃不禁凑过来看这个孩子,当然第一印象还是太小了。

“这是朕和延玉的孩子,延玉如今方才生产完,不宜出面处理后宫事务,儿臣想让母妃能够帮忙一二。”景孤寒缓缓说道。

“你和皇后的孩子?!”安太妃拔高声音。

孩子猛地被惊醒,顿时哭了起来,小小的抽泣声听得人揪心。

景孤寒立即将孩子抱给了奶娘,让她哄着,轻声细语哄孩子的声音在殿内响起,但安太妃的脸色却是十分复杂纠结,她不知道景孤寒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让钟延玉怀上孩子。

这就是皇帝对皇后的惩罚吗?

联想到近一年钟延玉的不出面,她似乎有些明白了缘由,心中哑然。

两个人非得要斗个你死我活吗?

“孩子是皇子还是皇女,皇后呢?他对孩子如何看待?”安太妃委婉地询问道,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奶娘身上,听着孩子的声音逐渐小了下来。

这个孩子来到世上,究竟正不正确?

“是小皇子,将来会继承儿臣的位置,所以儿臣想让母妃这段时间也好好照顾他,儿臣难免有不及之处。”景孤寒笑了笑。

安太妃是养育过他的,自然知道该怎么照顾小孩,而他操心国事还有延玉那边,恐怕是顾不上这个小孩。

虽有奶娘还有太医,但他也怕疏忽——

安太妃明白了,会意道:“陛下放心,老身自当会看护好皇子,这后宫再大,那些奴才也翻不出来花浪。”

执掌后宫罢了,这些年她的手段还在,就是怕乾清宫的那位。

“陛下,钟延玉好歹是钟府的嫡子,你也该掂量着些,钟楚荀从先帝之时就已经征战天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望你谨慎思考,也别太重惩钟延玉了。”

景孤寒也不去解释这个误会,只是浅笑一声,眼神意味深长。

“朕怎么会去重惩他?皇后给朕生下了皇长子,朕宠他都来不及呢。”

钟延玉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心腹,也是他从一而终的妻子。

他们从小青梅竹马,从皇子到皇帝,钟延玉从来就在他身边,他们之间甚至不用多说任何话语,便能猜到对方的心思。

是他犯了错,才导致了对方的死亡,渐行渐远,他不会把鸿沟填平,但会架起一道桥,让钟延玉永远都是他的,谁也不能夺走。

安太妃暗中撇见他偏执的眼神,有些心悸,皇帝太过于重情对社稷并非好事,景孤寒对钟延玉太执着,她感觉隐隐超出了君权的范畴。

她忍不住拉了拉人的袖子道:“皇嗣先在老身这里养着,陛下也放心,至于皇后娘娘,如今陛下让他好好修养身体便是,还是别折腾他了。”

景孤寒闻言,淡淡应了声,也不知道听没听得进去她的话。

安太妃心中叹了口气。

两个人就事聊了一会儿,景孤寒还有朝政要处理,也不便多留,安太妃目送着人离开,这才将视线放在了小奶娃的身上,连忙去抱抱了。

“方才老身瞧着就欢喜,可惜陛下还在,要注意分寸,瞧着这小模样,将来长大了肯定如他父亲般英明神武。”安太妃露出为数不多的笑容,“这宫里面还是有点小孩味好。”

奶娘也格外有眼力劲,“小皇子可比一般的小孩有力气得多,生下来的时候就七斤多呢,老奴以前照顾这么多的皇嗣,还是小皇子格外活泼好动。”

“皇帝小时候也是这样的,特别是夜里面闹腾得紧,看起来这个孩子随了他,对了,你可听陛下给这个孩子起名了吗?”安太妃方才都忘记问了。

“老奴问过陛下,还没有大名,但小名叫勾勾,说是勾金良玉之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