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6页(1 / 2)

加入书签

只不过,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罗贯中将整个三国谋士之光移花接木聚于一人。

事实上,三国史上,并非一枝独秀,而是百花齐放。

夏安然也经历过这样的时期,学到三国史时,他的历史老师第一节 课就让他们忘记三国演义。

他自然知道这种打击,但是他也知道,在这番打击之后,他们会发现,三国史,非常非常的有趣,也非常非常的精彩。

而诸葛亮,除了聪明以外,还有他身上带着中华民族最欣赏的特质——忠贞、尽职。

包括他最终,他虽不热衷于权利、民声,但却在最后,燃烧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生命,去拼一把不可能,以蜀汉,这个三分天下政权中最弱小的政权,去碰撞最强大的曹魏政权。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均是为了《出师表》中那一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他忠诚于他的职责,忠诚于他对刘备的承诺,尽他股肱之力继之以死,至死方休。

而其死前,所上《自表后主》的奏章,更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将个人财产公开的宰相,清正廉洁。

后人评价,蜀汉亦在其治理下,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

这亦是岳飞、文天祥对其敬佩不已的原因。

这才是功高百代思的诸葛孔明。

智计百出,不过是添色而已。

历史总是不如小说好看的,也不如小说精彩,但是只有历史,是最能体现一个人品格的。

古往今来,被小说毁掉的历史人物不知凡几,有些死后子孙后人也得不到安宁。

文人的笔杆子,杀不了人,却能让你遗臭万年,最早的受害者大概就是曹操了吧。

在北宋以前,国家的政治中心都在中原一带,当时除晋,总体还是承认曹魏为正统的,因为曹丕是得到禅位诏书,并且有过正规仪式登基的,刘备虽说有刘家血脉,但是到底是自立为王,孙权……就更不必多说。

只是后来到了南宋,一来朱熹奉行儒学,二来当时南宋政权南移,自开封移到了南京应天府。

自古以来,国家政权都在北方,故而有入主中原一说,而南宋迁移了政权中心后,出于政治需要等原因,便将蜀汉封为了正统。

之后的国家多奉儒学,自然也将蜀汉为正统,谈起曹操时则带上了窃国贼的愤恨之意。

直至现代,渐渐开始为其翻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