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7(2 / 2)

加入书签

  想到上一世的自己屡屡在外头听了闲话回府后,将自己关在屋里生闷气, 她便忍不住一阵叹息。

  自己不会争取,有委屈也只敢憋在心里不言不语,久而久之,谁还会理会你的想法,在意你的意见?

  “儿媳也是为人之母,总也明白母亲优待长房的一番慈爱。凭心而论,得遇如此处处关爱照拂晚辈的长辈,是大嫂之幸,同样也是儿媳与三弟妹之幸。因为儿媳清楚,也很是放心,不管二房将来是好是歹,只要还是母亲的孩子,母亲都永不会弃我们于不顾。”

  说到此处,她深深地向大长公主行了一个大礼。

  大长公主呼吸一窒,忽觉鼻子有些酸涩,连忙垂下眼帘,掩饰住眼中的水光。

  为人之母,最为欣慰的不过是小辈能懂得自己的苦心,能够体谅自己的不易。都是自己的亲生骨肉,难不成她还能厚此薄彼?只是,长子英年早逝,长房没有能支撑得起之人,她若不多看顾几分,将来九泉之下如何去见长子?

  方氏紧紧地揪着帕子,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此情此景,她无论说什么都不适宜。

  杨氏眼珠子转动几下。沈氏请大长公主收回方氏的钥匙和账册,可这些东西总得有人看管才是,看沈氏今日这般举动,倒不像是有趁机夺取中馈之意,最大的可能便是几人共同掌理。

  不管最后是方氏与沈氏共同掌理,还是沈氏与自己理事,对自己来说,都是利大于弊!

  她越想越激动,看向沈昕颜的双眸简直是亮如星。

  她就知道,沈氏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能给她带来意外之喜。这样的沈氏,远比以前那个闷嘴葫芦好多了!

  “那你待如何?”大长公主感觉自己平静了下来,盯着沈昕颜缓缓地问。

  沈昕颜自是察觉她的语气已经较之前缓和了不少,知道是自己的这番话起了作用,整个人终于暗暗松了口气,袖中紧握着的双手也不知不觉地松了开来。

  她知道自己走出的这步险棋算是成功了一半。

  “儿媳认为,母亲应将交予大嫂手中的钥匙和账册收回,府中事宜由儿媳、三弟妹以及大嫂共同掌理,大事再请母亲定夺。”她不紧不慢地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杨氏眼神登时一亮,三房共理,好啊!真真是太好了!

  方氏恨得双目喷火,可她却说不得什么拒绝之话。人家提出的是三房共理,并没有彻底剥夺她的理家权,只是多出了两个人分去她的权利而已。

  “儿媳也认为二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