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9(2 / 2)

加入书签

。这时,顾荣站了起来,郑重说道:“大梁朝有先例,若是兄长过逝,留下孤儿寡母的,这做弟弟的,是可以将寡妇孤儿承担过来,负起抚养的责任的。如今,我父亲与太后一直惺惺相惜,今日,我向诸位宣布,太后将下嫁于我父亲,做我父亲的侧室夫人。”

什么?这个消息太重大,太荒唐,太突然,惊得众人个个不知所措起来,甚至那几个喜欢应和顾荣拍马屁的官员,也半晌吐不出一个字来。

顾荣声音硬了硬,目光露寒:“诸位可有何意见?”

大臣们面面相觑。

这些愿意赴宴的臣子们,都是不敢与顾荣明摆着对着干的人,顾荣说可以,他们哪敢说不可以。

再说了,顾尔衮与太后有私情,这是他们早就知道的事,只不过过去慑于顾尔衮的权势,都不敢说罢了。

虽然如此,还是有几个不怕死的,“铁骨铮铮”地站出来,直言这样不对,简直是败坏了门风。

听得顾荣眼睛一黑,连耳朵都发红了,皮笑肉不笑地说:“弟弟娶兄嫂,这是古来的先例,何来败坏之说?你们这些迂腐之辈,不知道太后一人抚育皇上,操持江山有多辛苦,只知道在一边说风凉话!”

顾尔衮也坚决地说:“你们竟敢说我与太后败坏?不管你们说什么,我顾尔衮要做的事,谁都别想拦得住。”

那几个老臣还是不识时务地叫嚷嚷着这叫**,顾尔衮气不过,拔出刀来,一剑劈下,一个老臣、的人头,砰然落地【古代闲逸生活119章节全文字】!

众人一怔,个个全身一寒。

乔木看向顾止,顾止不动声,依旧在淡然喝茶,风吹起他微垂的额角上的发,他连眉毛都没有皱一下。

乔木屏息看着,心跳到了嗓子眼上。

顾尔衮这一杀鸡儆猴,效果何其地好,再也没有人敢说不可以了,大臣们都站了起来,纷纷说道:“顾大人真是仁慈,如此为太后与皇上着想!”

乔木忍不住笑了起来,刚刚还说顾尔衮这样做是有伤风化,现在就说顾尔衮这样做是仁慈的表现。

怎么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时间就是不同的说话了呢?

看来不是事情不同,而是人心不一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