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页(2 / 2)
顾昭在外面转了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将尧昌府所辖地界都走了一遍,他想尽可能地照顾到所有百姓,尤其是那些偏远贫穷地带,能够读书,能够读书明理,让那里的孩子以后多条出路。
府衙里的人还有以阎家为首的那些商家,也没想到顾昭会走了这么长时间,同时也知道顾昭是真的踏实在做事,而非图虚名。
也就如此马贼铲除,又因为驻军的时常巡逻,这一带比以往太平多了,顾昭也才敢跑出去这么长时间。
又回到府衙的顾昭,在稍作休息之后便召集府衙的人开会,将自己的想法和此次的考察结果通报全衙门,初步的统计,需要建立学堂多少,每个学堂又计划招收多少学生,这还不包括前去旁听的人,因为他想要面向的也不止孩子,那些成人愿意学习识字的,也可前去学习,当然时间跟孩子的岔开来,比如开设晚班,又或者利用休沐的时间学习。
对于顾昭说出来的计划,在座众人心惊之余又佩服得很,倘若这样的学堂一直运转下去,可想而知这尧昌府地界数年数十年后将会发生多大的改变,这也需要勇气,需要这样的学堂建设短期内无法出成果,无法归入到政绩里面,相反以后的知府,尤其是十年二十年的知府,那等于坐躺在功劳簿上。
这样的情况顾昭会不知道?他肯定知道,但依旧决定这么去做了,让人怎能不佩服。
随后,顾昭给大家分派了任务,后面不必再全部揽到自己肩上,过程中肯定会出问题,到时再有商有量,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在座官员也反馈了最近那些商家的动向,有不少想要从他们身上打听消息。
顾昭表示知道了,散会后不久便接到阎家主递来的帖子,顾昭没有耽搁见了他,听了阎家主的问题,顾昭当场给予了回答,到时哪家捐了银子,用在修建哪座学堂上面,学堂都会在碑石上写明,让以后进入学堂的每位学生铭记他们的功德。
别说其他人了,就是阎家主听得都心动不已,这就意味着,只要学堂不倒,还立在那里继续招收学生,他们的功德就会一直被这些学生牢记,传到后世,这可比在地方志上记上一笔来得更好。
阎家主激动得脸都有些红了:“我一定将大人的话转达给其他人,相信会有许多人积极支持大人的善举。”
顾昭微笑道:“我们是共同为尧昌府的百姓谋福利。”
“对,对,尧昌府是我们尧昌人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将尧昌府建设得更好。”
阎家主在顾昭面前好好地表了番态度,然后揣着激动的心情离开了,其他人家都盯着他呢,等他一回去,就赶紧过来拜访,阎家主并没吊他们的胃口,直截了当地将顾昭的原话复述了出来,果然和他一样,当场就有好些人激动不已,说是碑石,其实就相当于功德碑,想想自家的名字会被刻在碑石上,就恨不得赶紧掏银子,早点将学堂建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