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60页(1 / 2)

加入书签

不过所有编写新闻稿的记者,包括被公关过的所谓影评人,他们在夸奖女演员的演技有多超凡绝伦,容貌有多完美无缺的同时,也需要避开女演员的真实姓名,真实来历。

稿件重点夸赞女演员表现的多好就行了,作品之外的故事一个字都不能提。

友军的稿件们都编辑好了大纲,就等着凌晨首日票房数字出来。都准备好,如果票房失利,要借着观众不懂欣赏的理由,吹一波文艺电影就是曲高和寡,你们这些俗人懂个屁,这叫艺术,艺术需要赚钱吗!把那些铜臭都踢开,别玷污了艺术!

是的,所有人,来参加《德惠翁主》首映礼的所有人,不管是艺人还是幕后工作者,娱乐记者也好影评人也罢,哪怕就是创作团队,许秦豪、金建文,这里的所有人,都默认票房成绩不会多好看。

虽然电影在宣传海报上把客串的张东健放在第一排,李正宰也正当红,两人的票房号召力加起来还算能打;

虽然电影在排期上近乎占了七成的大手笔,压得同档期其他作品都欲哭无泪。

虽然电影首映礼的场面大到圈内独一份,前无古人后面会不会有来着得看林小姐会不会有第二部作品。

虽然有那么多虽然,可实际情况就是,文艺片,传记类,影片的原型德惠翁主就不是多出名的人,再加上女主角不止不露脸,观众压根也不知道她是谁,真就是查无此人。

在这个基础上,那么多虽然都掩盖不了,这片子不吸引观众的事实。

文艺片就够闷了,传记片更闷,本来年代戏题材拍战争场面还能吸引一波男性观众,这片子还没什么战争场面。

亲亲爱爱的篇幅也少,想吸引女性观众都不太行,两头不讨好,票房怎么会好呢?

友军全员默认《德惠翁主》的首日票房没什么希望,就算靠影院的高排期骗了一些观众买票进场,到时候结算出来,估计数字也不会好看。

一条战线,一个市场,有友军怎么会缺敌军呢,还没到只手遮天地步的林家,敌军也不少呢。

还是得出个虽然,虽然没多少头铁的非得在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上找他们家麻烦,可总归是有头铁的,什么事都能找麻烦,都想找麻烦。不管什么年代,杠精永远是战斗力最强的。

陆仁济就是个杠精,但他的自我认知是自由撰稿人,还是主要评论国家大事的撰稿人。

其生活收入主要来源是靠在报纸上喷人,今天骂国会某议员不作为,明天就是抨击总统给条狗当都比在位的傻逼靠谱。

政府喷完喷财阀,从这家到那家,就没有他看得上眼的,全是社会蛀虫,趴在国民身上吸血的杂碎。

此人还算有点文采,每次一发稿,洋洋洒洒上千字,骂得那叫一个痛快,吸引了不少怨怼世道不公为什么我就不能发财心态的追随者,要搁十年后大小是个网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