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页(2 / 2)
她跟金恩淑讲,崔幼澄是有天赋往电影圈冲的,困在电视剧领域就是浪费天赋。
金恩淑不喜欢这话,“电视剧怎么你了,电影想出头多难。”
“是难啊,就是因为难,能出头的才都是人才。”朴恩桥让她别太敏感,“能写本子写到你这个位置的电视剧作家也没几个,想登上高位没有不难的。可你们更论资排辈,这点承认吧?她按照辈分,有得等。”
这点金恩淑还真没办法反驳,电视剧和电影都有所谓的成功模板,电视剧的模板框架更严实。
几集男女主角出矛盾,几集化解矛盾,几集暧昧,几集在一起,这些都是有基础模块的。
理论上照抄模块,就算不会大爆,也不会太亏,大家都喜欢模块化。
电影也追求模块化,商业电影尤其追求工业模式。但电影同样追求独特性,对创造者的灵光一现很是看重。
比起电视剧作家的论资排辈,电影作家更在乎谁出的本子更好,这是事实。
卖得动的本子就是卖得动,拿不了奖的本子就是拿不了奖。这些东西比谁是前辈谁是后辈要重要的多,电影圈的厮杀比电视圈激烈多了,人才更容易出头,庸碌者资历再深都得低头。
某种程度上来说,制作电视剧,创作团队追求的是能保本。而创作电影,绝大部分的团队是冲着能爆炸的效果。
后者比前者更有赌性,朴恩桥认为,崔幼澄更适合去豪赌一把。
亲妈当然更想自家崽子求稳,平平安安能稳步上升,还有她保驾护航,干嘛去赌。
赢了万事大吉,输了被打击了怎么办?不是没有被打击到一蹶不振的人啊。
但金恩淑也不可能堵住崔幼澄的上升通道,秉持着稳妥点为好的态度,跟朴恩桥讲。
目前本子还只有大纲,具体写出来是什么情况还不能确定。不如就让崔幼澄先写,电视剧写个两集,电影写个细纲,再具体谈。
朴恩桥劝都劝了也不好强求,只能私下跟崔幼澄讲,让她好好写电影剧本,写好了这很可能是她的成名作。
金恩淑也跟崔幼澄讲,好好写电视剧剧本,写不好,老师以后很可能就帮不了你什么了,电影圈水很深,不会游泳别进去瞎游。
悲催的打工仔本想着能缩减工作量,没想到被大佬们联手按头成了扩充工作量,简直不能更悲催。
唉声叹气的崔幼澄抱着笔记本,蹲守早前听高中少女聊天的学校对面的咖啡馆,从早蹲到晚,都蹲成咖啡馆的VIP了,才把电视剧的前两集写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