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1 / 2)
盛家给他找了许多大夫来看诊都不成。
盛知衡的娘易氏,因着当初早产加难产伤了身子,就只有他这么一个孩子,此后再无所处,自然对着唯一的孩子无比上心。
既然找大夫来看病已然不成了,那边想别的法子吧。
易氏去护国寺求了签,因着盛知衡早年也算是小有名气的神童,甚至都得了大儒的称赞,在京中也算小有名望。
恰巧易氏去求签之时,和护国寺的住持遇上了,对方念着盛家每年都会给护国寺送去大笔香油钱的份上,给易氏指了条出路。
眼下盛知衡沉疴积弊,药石无医的情况下,不如另辟蹊跷,给盛知衡娶门亲冲喜。
因着盛知衡眼下还未加冠,娶亲确实为时尚早,可以先把人接进家里,当个童养媳。
易氏彼时为了盛知衡的病操碎了心,听到住持的话,仿若是抓住了什么救命稻草,欣喜若狂。
然住持却说,让易氏不要着急,不是随便什么人接进门都能达到“冲喜”目的的,叮嘱她切记随心而行,缘分自会相聚。
住持这话说的易氏一头雾水,回到盛家便一五一十的说给盛老太爷听了。
彼时盛家还是由盛老太爷全权做主的。
盛知衡毕竟是嫡长孙,且幼时聪慧,盛老太爷不是不疼他,只是还没等他做出个决断,就被他的四叔盛誉青阻止了。
盛誉青对此言论大加斥责,言其是迷信行为。
想要治好盛知衡,遍寻名医,总有一天能找到治好他的方子。
那护国寺主持话说的神神叨叨,谁知道是真是假。
盛誉青眼下可是朝中四品大员,家中干出这等子事,要是被言官知晓了参他一本,陛下降罪于他,这责任谁担当得起?!
盛誉青这话一出,盛老太爷立时就犹豫了。
嫡长孙重要,已经在朝中站稳了脚跟,位居四品大员的四子显然更重要。
盛老太爷一直惦念着盛家能重现先祖风光,盼望着家中再出现一位一品大员,盛家也算光宗耀祖了。
于是盛老太爷权衡之下,便听了盛誉青的话,训斥了易氏一通,不许她再提此事。
易氏虽然委屈又生气,但到底是没敢忤逆盛老太爷,咽下了这口气,没有再提,只是背地里却暗暗埋怨上了盛誉青。
他只惦念着自己的前途地位,却完全不顾自己的亲侄子。
易氏好不容易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就这么被盛誉青碾碎了。
然而最终,盛誉青也没能如盛老太爷期望的那般光耀门楣,反而因为脑子不清醒犯了事,连累了一家人都被流放边远苦寒之地。
盛誉青没了,盛老太爷眼下的希望就全都聚集在了盛知衡的身上。
盛知衡当年好歹也是盛京中小有名气的神童,得过大儒夸赞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