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页(1 / 2)
底层的军士中倒是流传起神女传说。
尉人从最初的号角和战鼓交鸣着迎上,到远远望见旗帜便闻风而逃,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
兵士们,叫喊欢呼着,追赶着尉人,在草原上奔驰。
兵将们无论骑马的姿势,还是手中高高举起的大刀,矫健疾驰的马儿,还是被阳光晒出的肤色,看上去倒是和尉人有了许多相似。
去年底的时候,容齐从西启来消息,告诉秦漫林申逃出宫,去了尉国。
那时候,尉国虽然还未一统,秦漫却不敢轻忽,本来准备当年秋收后,再开始出征伐尉的计划,不得不提前到春天。
没有时间向民间征兵,秦漫带着一万土匪,三万铁甲兵,五万范阳王剩余的残兵出关。
然后果然不久就有尉国北王死掉,东王称皇的消息。
宗政无忧回了南境之后自立,将北临土地最为肥沃,粮食产量最多的南境三州夺去。
一方面不愿再多伤民力,另一方面,则是还未能服众。未免饥荒发生,秦漫并没有准备太多的粮草,连容齐送给北临的粮食,也一大半都被分发给百姓作为种粮。
她学尉人以战养战,从敌人那里抢夺兵器、马匹和粮食,青壮若是逃脱便不必追击,俘虏的妇孺则源源送回关内,充实北临这几年因为灾荒造成的人口消减。
先前在北临国内,虽然有杨惟和李志远替她稳定朝局,但由于她颁布的政令一些触及了世家大族,而遭到反抗,因为准备尽快伐尉的关系,秦漫快刀斩乱麻,将几大世家大族削得一干二净。
反正有学识的寒门子弟也多的是,秦漫开了几次考试,便重新将底层官员的位置充塞满。
而这些世家消亡后,原本属于他们的大片土地,变成了无主状态。
秦漫没分出去,也没直接放佃户为民,而是将土地包括佃户一起收归国库。
佃户既然愿意给世家种地,那么给国家种地也是一样,地方上的苛捐杂税再与这些人无关,但就像为世家种地的佃户属于世家的私产,这部分人也不再算是普通百姓,性命直接归属于北临,农闲青壮男女分别接受军事训练,不得私自逃离。
战争在胜利,又不过分消耗国力的情况下,有利于凝聚人心的。
随着时间推移,麾下的兵马逐渐变多。
北临的底蕴,毕竟不止她临时征调的九万人,地方上的兵力被征招,然后又交换回去。
秦漫在军中的威望逐渐提升,后勤的补给逐渐变得流畅。
即使几乎很少回去北临,一年前,因为突然上位,而并不被百姓信任秦漫,已经慢慢的被百姓接受作为北临的主人。
再一次清扫了一个尉国的小部落,秦漫下令在此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原地修整,等待另外两军前来汇合。
按照地域来看,战线已经接近尉国的王庭,最多不过十日,秦漫希望能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将水草丰美适宜养马的尉国草原,收归己有。
信使送来从西启和北临境内传来的消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