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页(2 / 2)
唯有钟离微“凄凄惨惨”。
但他的身份注定无法低调。
崔翰过后,众人的眼神落到他身上。
“草民抛砖引玉,钟相可否赐教。”崔翰的态度很是谦逊。
崔翰和钟离微的往事,在场众人少有不闻。
众人对视一眼,闪过一丝趣味。
终于进入正题了。
现在讨论的话题是“人性善恶”。
崔翰代表的理学,观点是人性本恶,因此要“存天理,灭人欲”,将三纲五常提升到天理的高度。
这个观点钟离微不能苟同。
尤其所谓的“灭人欲”。
何为“人欲”,人的本性是追求更富裕的生活。
百姓想要吃饱穿暖,吃好穿好,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这很正常。
“灭人欲”,是愚民的手段,让百姓甘于贫苦,削减不满之心。
同时培养出一批“伪君子”。
朝中数万官员,当初选择迈入仕途,寒窗苦读数十载,愿意历经科举乡试、会试和殿试等大关,很难是抱着纯粹的为民做主的心思。
天下没有如此多的“圣人”。
光宗耀祖,出人头地,青史留名……
无不是人欲。
既是如此,又何必羞谈人欲。
人欲利用的好,同样是利器。
张口闭口“灭人欲”,并不能培养圣人。
因此无论是“人性善”,抑或“人性恶”,钟离微都不同意。
钟离微的态度更为理性。
在他看来,人性复杂,无所谓善恶。
人刚出生时,没有思想,是白纸一张。
是善是恶,全看后天的培养和个人的选择。
就如同功名利禄。
本身并没有错,功名利禄而寒窗苦读更没有错。
往远了说有“千金买骨”招徕人才的典故。
往近来看,大周先祖建朝之初,提高官员俸禄和待遇。
只要不过分,不贪婪,功名利禄可以是正当的激励。
科举激励天下百姓向学,使人才为朝廷所用,岂非好事。
光秃秃地说“一心为民”,着实虚伪了些。
扩大到百姓身上是同样的道理。
当人连基本的生活都顾不住的时候,道德的底线就很难约束。
数月前,黄河水患,百姓衣食无着,谈何教化。
仓禀实而知礼节。
他们一群文人在这里空谈人性,有什么用处。
说实话,钟离微对崔翰的理学有些失望。
但钟离微为人审慎,话自然不能说得那么直白。
一旁的“弟子”就没有这般好脾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