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页(1 / 2)
但他们是利益的获得者,自然是愿意掩耳盗铃。
吕博心思谨慎,面面俱到,难免失了锐气。
他自己也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的脾性不和圣上心意,于是急流勇退。
果然,圣上看他识趣,多有敬重。
这样的人是聪明人。
聪明人计算得失,吕博不想趟土地改革浑水。
既不阻扰,亦不支持,全凭圣意。
叶敛向来不对人性抱有过高的期望。
但这也凸显钟离微的难能可贵,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舍生取义的。
叶敛不是圣人。
可谁又不想和圣人交好呢?
关于钟相的弹劾,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叶敛无意让钟离微站上风口浪尖。
面对站出来的谏官,叶敛笑了,淡声问了一个不相关的问题,“莱国公,这是谏院第几次弹劾钟相擅权了?”
莱国公装傻道,“老臣年迈,记不太清是第几次。”
“记不太清,舅舅是真糊涂了。”叶敛淡淡道。
被点名的莱国公抖了抖,请罪道,“微臣庸碌,谨遵圣意。”
两人好像是闲聊,却让众人不禁想起前人弹劾钟相的下场。
貌似下场都不怎么好……
叶敛对他的识趣很满意。
莱国公:大腿果然不是好抱的,可惜他白花花的银子。
“钟离微他是首辅大臣,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黄河水患凶险,朕予钟相自便之权,有问题吗?”叶敛似是疑惑,显然是不耐听这些老套的弹劾。
叶敛冷声道,“黄河诸路深受水患之害,流民遍地,民不聊生,钟相试行摊丁入亩是权宜之计,谏官要是不辨是非,就是朕的过失。”
叶敛的话说得很重,但也是刚柔并济。
先将钟离微改革的事揽到自己身上,又用一个“权宜之计”安抚住众人。
既是权宜,何必跟圣上争一时长短。
不如等龙心大悦时,另行商议。
或者……
几大高门交换了眼神。
众所周知,功高震主。
圣上有建功立业之心,频频出手,但若钟相的名声强过圣上呢?
对于一个年轻气盛的皇帝,此为诛心之举。
猜疑心重的,这就成为心底的一根刺,直到腐烂成疮,早晚有爆发的一天。
足见高门对摊丁入亩的排斥。
不收户税,只依据田亩数量收税。
依钟相和圣上的意思,他们往常耍的手段通通作废。
黄河诸路富庶,豪族林立,如此一大块肥肉吐出来,谁不心疼。
圣上对外说是权宜之计,只是为恢复黄河诸路的稳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