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2 / 2)

加入书签

  那人惊讶地望着我说道:“姑娘如何识得此曲?”

  “不瞒先生,只因幼时学过,如今还有些记忆。”我恭敬的答道。

  “哦,姑娘习过此曲,想必与郭阳李子英先生甚有渊源。”

  《吴山吟》乃是李乐师所创,郭阳琴派的镇派之宝,是不轻易外传的,因此,他一听我说出《吴山吟》即知道我与李乐师相识。

  我稍稍迟疑后说道:“正是……家师。我幼时跟随先生学过几年。”我当年虽然没有正式拜李乐师为师,但师徒名份还是有的,故而如此说。

  “哈哈!”那人朗声一笑,说道:“想不到在这里能遇到故人弟子,也算有缘。我与你师父已是多年不见,他一向可好?”

  这个问题把我问住了,当年家国巨变,我仓皇离宫,至今已四年有余,四年的时间,当年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自从一心跟随师父学习医道,过去的事我已经很少去想。

  “家师当年只教授了我六年……之后又云游他处,我也已多年不见他老人家了。”不是我有心撒谎,而是那些前尘往事不能为外人道。

  “在下方才听得先生弹奏,技艺炉火纯青。不知先生如何称呼?”师父问道。

  “有罪之人,早已被世人遗忘……名字不提也罢!”那人喃喃说着,脸上有着无边的落寞与悲戚,“就叫我大陇余七吧!”

  “原来是虞川琴派的流云指余七先生,失敬失敬!”师父站起身又作了个揖,我也跟着站起身。

  “公子原来也是同道之人,连我年轻时的诨号也识得。”余先生微微笑道。

  “略有所好而已,不敢贻笑方家。”师父自谦说道。

  “公子过谦了!”余先生转而对我说道:“姑娘既是李先生弟子,想必琴艺了得,不知能否劳请姑娘弹奏一曲《吴山吟》?”

  “这……”我迟疑的望了望师父。

  “姑娘莫误会了,在下多年前听令师弹奏过一次,很是喜欢,刚刚那几个音符也只是凭着模糊的记忆,随手拨弄而已,他人镇派之物,不敢觑觎。”余先生说。

  “余先生误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只因多年未操琴,技艺生疏,唯恐辱了先生之耳。”我赶忙解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