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8(1 / 2)

加入书签

程“事父至孝”的东风,将叶青程颍川叶氏这一辈中排行十七的身份彻底定了下来,同时落定的还有叶青榆的嫡子身份。

日子就进了腊月,叶守义一千个不放心,一万个不舍得的回了京城。

叶青程被逼着在床上躺了三天后,第一次和叶青榆一起出现在暖阁,为的自然是叶青殊当初的承诺。

“好在女儿自问学问虽比不上父亲,教教榆哥儿却还勉强够,不如便将暖阁收拾出来,女儿亲自去教榆哥儿,也是我作为姐姐一番怜他之心”。

暖阁早就收拾好了,四周屋角各放着一个暖炉,烘的整个暖阁温暖如春。

叶青殊双手拢在暖袖里,坐在靠南的一张书桌旁,见二人来了,起身向叶青程行礼。

叶青榆亦低头向叶青殊行礼,他翻过年就八岁了,该懂的差不多都懂了,自然知道叶青殊这番“怜他之心”不过是个幌子,为的是他凭空出现的十七堂兄。

因此,行礼过后,便自觉在另一张书桌坐下,取了笔墨纸砚摆好,练起字来。

叶青程也取了笔墨纸砚摆好,芳菲取了温水倒于砚台之中,执起墨块慢慢磨了起来。

叶青程不动声色扫了芳菲一眼,又扫了低头练字的叶青榆一眼。

叶青殊知道他在看什么,也不点破,嘴角却含起了笑意。

芳菲磨好墨退到一边,叶青殊挥挥手,芳菲行礼退出暖阁。

叶青殊拿起逼着叶守义亲自写的字帖打开,摊到叶青程面前,“十七哥昨日想必已经认真揣摩了,馆阁体乃是科举入仕安身立命的功夫,要求乌、方、光、大,方能体现气象博大,笔势恢弘之美”。

“父亲的字乃是时下馆阁体中最受人推崇的,以规整圆融为特点,更趋圆润秀美,十分适宜十七哥临摹,十七哥从今天起,每日早晚各摩上一个时辰,不出三年,当有小成”。

叶青程点头,叶青殊做了个请的动作,叶青程从笔架上取下一只狼毫笔,学着叶青榆的样子蘸了墨汁,握起——

143 书青程(二)

他的手极稳,神色认真而肃穆,唯有紧紧抿起的唇能泄露出他此时心中的激动与惶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