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页(2 / 2)

加入书签

江舒云说的这句话出自唐代李德裕的《幽州纪圣功碑铭》,这位文学家相较家喻户晓的诗圣诗仙而言并不是很出名,读过这篇文章的人就更少。

而这个小姑娘想也不想就脱口而出,可见是有一定文学水平的。在安阳县这种教育水平比较落后的地方,这样的女孩子可不多见。

方文兴收起了先前没当回事的轻慢之心,但也没明确表态,只是公事公办道:“申请专权可不容易,需要走一个比较复杂的认证流程。你先填一个申请表,把具体情况说明一下。这两件衣服我拍个照,几幅小作品留下来。

我本人对刺绣不大了解,要找相关专家做个鉴定,证明的确是独创的新绣法,再向上级递交鉴定报告,最后才有可能审批下来。这个过程得花一定时间,多则一年半载,顺利的话可能也要三五个月。”

江舒云点点头,感激地说:“知道了,谢谢方局长。”

她为熙绣申请专利,不单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更希望通过这一举动能让这种凝聚着古代无数匠人的智慧结晶、如今已经失传的美丽艺术形式能够得到保护,在这个世界能够被人了解,重新发扬光大。

这是一件大事,单凭一己之力很难做到,必须借助更大的力量。

随后她按照方文兴的指点详细填了专利申请表,方文兴也拿着一部相机咔嚓了一气。

弄妥之后,江云再次道了谢,离开县政府,去了服装一条街的钱记布庄。

权利申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下来,眼下还得考虑生计问题。

她再次把那两套服装拿出来给钱保国看,问道:“钱大叔,您觉得这两件衣服怎么样?”

钱保国是个识货的,一见之下就肯定地说:“挺好啊,款式有那种古色古香的味道,但又很大方,做工也精细,你从外面大城市买的吗?”

“不,是我自己做的,就是用的上回跟你买的料子和线。”

“哎哟,那你手艺可真不错,可以开个制衣店了。”钱保国接着又发现一个细节,戴上老花镜又仔细瞧了瞧,“咦,这是用的什么绣法,看着像苏绣,但又并不一样,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江舒云说:“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熙绣。”

钱保国朝她竖了个大拇指,赞道:“是么,那太了不起了,你这姑娘真是心灵手巧啊!”

“谢谢钱大叔夸奖。”江舒云微微一笑,“钱大叔,如果这衣服您来卖,会开一个什么价?”

钱保国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思忖着道:“这料子加做工,怎么也值个六七十块吧。”

江舒云心里有底了,这么说来自己卖五六十块是合理的,并不算贵。

她仿照在刘长发那里卖酒的方法,又跟钱保国提议:“钱大叔,我想跟您合作,把这两件衣服放在您这里寄卖,价格您自己定。要是卖出去了,一件只用给我55,剩下的利润都归您;卖不出去就算我的,您看怎么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