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页(1 / 2)
苏杭自来盛产丝绸,上回她和杨岚一起去的时候,就发现已经有了真丝服装厂,用的布料倒是好料子,只是款式太土了,而且做工实在谈不上好。
倘若进了这样的衣服,是砸她自己的牌子呢。
许沁摇头,“这些不用你们操心了,坚持几天,很快就会好了!”
出了这样的事儿,最着急的当然还是许敏,其实她已经托马师傅联系了,已经谈妥了两位师傅,只不过,其中一位洪师傅是山东的,上个月回老家探亲去了,另外一个孙师傅也是不巧,去昌平照顾女儿坐月子去了。
幸而只过了两天,两个师傅一起来了。
洪师傅和孙师傅当年都是马师傅父亲的徒弟,出师后被安排到了不同的公私合营裁缝店,北京城那么大,一个在南城,一个在昌平,愣是三十多年没碰到了。
两个老师傅都六十多岁了,孙师傅一看就是个挺利索的人儿,眼不花耳不聋,腰杆笔直,穿着黑白花的衬衫,看着很普通,其实质地却是香云纱的。
洪师傅看着就老相多了,弯腰驼背,一脸的褶子,衣服也不将就,就是北京大爷夏天穿的最简单的粗布褂子,皮肤也晒得黝黑。
他们不只是师姐和师弟,年轻的时候,还相好过,只是孙师傅早就订了娃娃亲,只能遗憾错过了。
此刻俩人你看我我看你,表情都挺激动,却没能说出半句话。
马师傅招呼道,“师姐,师弟,别愣着了,赶紧进屋说话!”
温师傅也说道,“师妹,咱们都多少年没见了,上次看到洪师弟,也是五六年前的事儿了!”
四个老人客套了一阵,就赶紧分配活儿做衣服了。
一下子添了两台缝纫机,两个老师傅,效率自然也提高了一倍。
店里的真丝衣服销路很好,尤其是旗袍,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但其实纯棉和混纺做成的夏装也很受欢迎,不但款式更多,件件都很洋气,最主要的是布料没那么娇贵,价格还便宜,日常穿特别好。
很多过客都会买上一两件真丝,搭配着还要买上两件混纺或纯棉的衣服。
现在何大姐和郭大姐不用给温师傅和马师傅打下手了,做衣服的速度也快了起来。
没用几天,店里的衣服就是供求平衡的状态了,尤其是旗袍,顾客来买的时候不会只有三两件了,孙师傅手艺不输温师傅,手头还特别快。
温师傅做一件,她至少能做一件半。
*****************************************************
很快暑假就剩了一个尾巴,这天杨岚来家里找许沁,还带了好几个游泳队的成员,有两个女生她认识,三个男生里却是有一个不认识的。
“许沁,这马上就开学了,开学时间就没那么自由了,明儿咱们去后海游泳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