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2页(1 / 2)

加入书签

大概也算是一种老年人的cosplay文化。

冷苒苒思索片刻,觉得自己以后退圈搬过来了

苏梓萱社牛综合症上来了,拉着冷苒苒就往前冲,直接了当地问有没有人要一起打麻将。

几个老太太抬眼一看:“小姑娘,可不行打扰我们唱戏的哦。”

有蜀南当地的口音,也有苏州一带的吴侬软语。

苏梓萱示好道:“您唱的什么,我也能唱几句。”

冷苒苒又惊讶又淡定。

惊讶的是,没想到苏梓萱还会唱点昆曲。

淡定的是。

她对于打麻将之前要先表演才艺这件事情,莫名地十分熟悉。

苏梓萱唱了一小段《牡丹亭·游园》。

开始开嗓那两句还挺好,但是唱着唱着就忘词儿了。

昆曲和京剧不同,唱词都是古文,记起来更加繁琐。

苏梓萱泄气道:“不唱了,真丢人,我家祖上都是有家班的——”

冷苒苒想起苏梓萱家里曾经是苏州的大户,后来才搬到京市,那倒也难怪。

“小姑娘你的意思是——”其间一个满头银发讲究地束成发髻的老奶奶掀起眼皮冷冷一眼:“我们都是你家里唱戏的伶人了?”

苏梓萱向来说话不经过大脑,顿时有点慌张:“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

冷苒苒把她往后一拉,神色自若,淡淡地说:“她不是这个意思,我家里有人也是唱昆曲的,我也来唱两句吧。”

她接着苏梓萱每唱完的戏有唱了两句。

她一开嗓。

和她唱民谣的时候,又是完全不同的嗓音。

声线婉约清丽,如水墨层层晕开。

只一听,就知道为什么昆曲又被称为“水墨腔”。

她声线里的故事层层推开,婉转绕梁,柔美神怡,让人恍然如梦。

腔调讲究,多少有点童子功在身上。

冷苒苒唱了两句就不唱了。

刚才吃的串串好辣,嗓子有点不行。

但是戛然而止,反而引得人更加向往。

刚才还不太高兴的几个老太太顿时和蔼起来,顺着往下又唱了几句。

苏梓萱惊了,喃喃道:“你怎么什么都会啊!”

她又反应过来:“啊对了,你奶奶不是刘静婉呀!”

银发老奶奶抬头,目光锐利:“正旦刘静婉?”

-

此时的南荣哲,正把冷苒苒的那几段视频仿佛研究。

越研究,就越满意。

她的身上有种浑然天成的戏感,和与人物极其贴合的气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