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45页(2 / 2)

加入书签

老师,不是讨价还价,而是为了开发区工人子弟的切身利益考虑。这两年我常听人说,县里的不少学校搞一些不正之风、看人下碟,这对学生教育来说是不公平的。开发区那边,不少工人都是我们企业的,而且外地工人居多。人家拖家带口来咱这里打工,咱就有义务将人家的孩子给教育好,让人家享受到好的教学资源。

高原看着老师,十分认真地说:这事儿我谁都信不过,唯独信得过您!当年您连建超都没放弃,您给了我们最难忘的中学回忆。是您在我们心里,种下了一颗伟大的种子。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伟大,我们这些穷孩子,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才有了底气,有了理论的支撑。老师,这次我之所以这么推荐您,就是想让您把这伟大的种子,播撒给更多的人。

第723章 刘建设的忧伤

组建一个中学的校领导班子,本来用不上刘建设这个级别的领导插手,可开发区中学的意义非凡,这里面牵扯到的事情方方面面。尤其是外来工人子弟的孩子多,教育要是搞不好,要是在教学上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况,就极有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影响整个开发区的经济发展。

所以铁人刘建设,不得不面面俱到。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在这有限的日子里,能做多少做多少吧。一切问心无愧就好,多年后,人们肯定能理解自己。

他白天还是忙着新城区的规划与建设,忙着协调开发区各企业间的发展与协作,忙着安置黄龙镇人口的就业问题。也只有等到下午或晚上,才能抽出时间,来安排开发区中学的事情。

深夜他在书房里,研究着各乡镇中学骨干教师和高王集团返聘教授的资料,越看他就越欣慰!江斌的资历很不错,这些年在教学岗位上,着实做出了很不错的成绩。而最令他满意的,还是那些返聘教授的资历、学历。

这可真是宝贝啊!放在五年前的黄龙县,别说是大学教授,就算刚毕业的研究生,那也是掰着手指头数。那时县里太穷,人才只是净流出,但凡能考个高学历的人才,都会选择留在外地发展,又有几个能返乡支援黄龙的教育事业?

爱人推开书房门,轻声细语地说:老刘,都凌晨1点了,早点睡觉吧。

刘建设牵着爱人的手笑道:时间不多了,能干多少干多少吧!丫头转学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吧?!

爱人微皱着眉叹息道:都安排好了,新学校随时都可以去报到。说完爱人又轻捏着刘建设的肩膀,用力抿着嘴道:你说你图什么呢?拼了命、使了劲,把身体都快熬坏了,最后最后

刘建设抬手打断了爱人的话,摇头笑说:是啊,图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图什么,可能最难回答的事业,就是最伟大的事业。发展总要伴随牺牲的,所有人都在牺牲,我也不能例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