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2页(2 / 2)

加入书签

第428章 暴雨前的宁静

高原预制品公司的建设,相对要顺利很多。毕竟是花钱的项目,只要资金充足,就能省去很多上火的事情。尤其石材厂那边,定时定点又打来了150万的资金,工程进度几乎一天都没耽搁。

时间来到四月下旬的时候,从北海进修的王克明等人也回来了。高原根本容不得他们休息,毕竟镇里刘建设那边催得紧,恨不得高原明天就能投产。

于是高原又分配王克明等一众相对有技术经验的村民,跟着专家一起组装机器,熟悉机器性能和相关的操作流程。

王克明不负众望,很快就挑起了大梁。他虽然学历不高,但做事沉稳、经验老道,因为平日里话少,但却很有分量,在整个预制品厂的技术团队里,还是十分有威望的。

傍晚在工地吃饭的时候,王克明带着他那张不苟言笑的脸,凑到高原身边说:高总,我有个计划不知当不当讲。

哦,克明叔你说。王克明虽然才30来岁,但辈分比高原大,所以从村里的人情世故来论,高原还是挺尊重他的。而且手底下的人竟然能帮自己出谋划策,这倒是出乎了高原的预料。

王克明便放下碗筷,微眯着绿豆眼说:这几个月在北海,我不光学习技术,还研究了一下预制品厂的供货问题。咱们做建筑预制品,水泥、钢筋和砂石子,是必不可少的原料。水泥钢筋投资成本太高,不太适合咱们村建厂;但砂石子厂可以,咱们山上有的是石料,如果在砂石子方面,咱们可以自产的话,将来的预制品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大降低。

高原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啊!本来高原建预制品厂的目的,是为高王庄的发展量身定制的,并没有想过要走产业化道路。

可后来刘建设这么一搅合,又给送来了大单子,这才有了扩建厂区、增加产能搞外销的想法。既然要大批量的产出,就势必要考虑到长远的成本问题。靠山吃山,如果能把高王庄山体的一部分,用于加工石子料的话,这确实是个压低成本最好的方式。

克明叔,你的这个建议相当不错!就是石子厂这一块的资金投入和生产流程,你做过深入了解吗?高原也放下碗筷,抑制住心里的激动问。

我在北海周边转了几个厂子,生产流程很简单,砂石子生产都是自动化作业,操作起来很容易。就是一套大型设备流水线的话,估计得70多万。王克明一字一句认真道。

嗨,都是伸手要钱啊!流水线要70多万,再建个厂房和厂区,估计没有50万也下不来。这么一加又是上百万,就石材厂盈利的那点儿底子,都赶不上新项目投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