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5页(1 / 2)

加入书签

严择川见父亲不想再说,便也不辩驳。

司州城外的援军驻守在镇外的半山腰上。这是李令俞让秦周送来的人马。

李令俞的第二封信,也跟着来了。

李令俞忙乱中,实在想不起说什么,只能一再嘱咐他慎重,莫要涉险。

严柏年,司州城破,非你之过,眼下军中缺将,兵马不强。你记着,不要想着险中求胜,不要冒死冲杀。两军对阵,自有章法,非一人之力可扭转局势。司州眼下确实处于劣势,可你若是有什么差池,于我来说,不止是北境少了一个少年将军。我的冠军侯,只有一个……

严柏年字字句句看着。她只字不提她在上都城过得怎么样。

也不说她是怎么坐上摄政的位置的。

她一介女流,死里逃生,上都城宫变谋反,她是怎么在谢家的青州军中杀出一条血路,剿灭的乱军。

她一句都没提。

只让他好好保重。

严柏年收起信,揣进怀里,心里暗暗想,云奴,你坐在上都城,九边之镇我来替你看顾,我要让朝堂中,没人敢难为你……

李令俞并不在乎这个,人都会趋利避害,只要大势所归,她不怕有人反她。

秦周的京郊营这些时日正在整顿,上都城最近出不了乱子。但北境南下的难民要有人收容。

不止要凑北境三州的粮草,冀州、豫州一带也要调拨粮草安顿难民。

既然是大梁的民,她就要养。

李肃做事确实稳妥,不过几日,便进宫来报账。

户部如今能调遣的钱粮供北境暂时不成问题,萧诵这些年省吃俭用,确实攒了些家底。

她的旨意写得很快,但调拨粮草,还要州府报上来,曹印等人议过后才能批下去,她一人说了不算。

御史中丞任职的旨意,她早上下的,连着下了三道,让吕匡渊辞无可辞。

中午吕匡渊就进宫来了。

曹印和吕匡渊这么多年,见的时候并不多。

两人各自寒暄几句,并不多言。

但眼下的局势,都知道不太好,不说远的,就说上都城,这些时日,写讨伐檄文的比比皆是。书院学子们日日议论。

以至于远在江南的学子们,也开始写文章讨伐李令俞的摄政。

和吕匡渊一同进宫的,还有礼部的人。也是为了说这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