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页(2 / 2)
主帐营中围了许多人,赵珩居中,案前摆着刚从京中发来的急诏。
他捏着眉心,神情倦怠,这月余的仗打下来,太耗心力。虽外边看着晋军势不可挡,一路压着南元打,可实际哪儿那般容易,光这阴恻恻的天就够他喝一壶,他是主将,行军,扎营,战术,粮草,事无巨细都要操心,连月下来,人都瘦了一圈。
可南面局势一见好,京中便一道诏命,又叫他北上焉知山。
众将心中虽不忿,可在赵珩面前,自然不敢多发牢骚。田威试探问道:“殿下有何打算?”
“打算?”赵珩睁开眼睛,脸上似笑非笑,“诏令已下,难道本王是要抗旨不尊,拥兵自重不成?”
底下人知道他心里不痛快,挨了呲也不敢多言,赵珩摆摆手:“别在这围着,该干什么干什么。”
诸将一出了主帐,私下里便炸了窝。孟昌毫不避讳破口大骂:“这是当咱们殿下是铁打的?哪儿用得着就往哪招呼,南北如今打成一团乱,既无人,怎不叫太子去?他可在东宫成天风流快活,凡事不操心,天下大乱伤不了太子殿下一根头发,咱们殿下就得南边淋雨北边挨冻,陛下这心,未免放的太偏!”
神威将军常中齐低声劝道:“这话也就当着咱们的面说,若传出去,殿下头一个得罚你。”
孟昌哼了哼,“你以为殿下心里痛快?他只是不说,心里憋着呢。”
常中齐说道:“那能怎么着?陛下对殿下而言,是君是父,当儿子的能不听老子的话?”
骁骑将军田威却道:“我倒不觉得,北焉知山一乱,危及京城,陛下就匆忙召殿下回京,还不是信不过旁人。这天下大乱,到底谁能固疆土守江山,陛下心里能不清楚?”
孟昌道:“怕就怕天下一太平,又将殿下抛掷脑后,到时候寒的可不止咱们的心。”
“太平不了。”常中齐摇头道:“南北一起打,北边领军的是永宁侯,永宁侯和太子纵是丈人女婿,可也不对付。永宁世子跟他姐夫不亲,跟咱殿下热络的很。原先都觉得陆家长女受封太子妃,这一家子会死心塌地扶持太子,谁知道这父子俩倒有意思。这一来,东宫可不占好。”
南北这一乱,在陛下意料之外。原本成王和太子之势尚在伯仲间,可陆家横插一道,致使太子势弱而成王势大。陛下原想借此削陆家的权,抬太子的势,不至于南北两军都落在一方秤砣上。谁知道赵戚是个蠢货,抬举了个蠢出生天的草包刘兴堂。
更料不到,北梁南元早早暗通款曲。
形势所逼,如今天下兵马尽归赵珩陆进明,晋都朝堂上的暗流,就此陡然发生了转变。
有些事,只能说是天命。
而作为陆家横插的那道“杠”,系在天命一端,无意中卷在各方漩涡之中导致局面不平衡的陆小侯爷,眼下还在尽职尽责的满京城乱窜,自从防卫司全城搜剿北梁间谍之后,京城明里暗里都平静许多,可骤然的平静总让人不安,陆在望的人和防卫司都不敢松懈,联军已经在北焉知山掀起战火,若京城不稳,有奸细里应外合,便如釜底抽薪。</div><div id=lineCorrect></di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