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6页(1 / 2)

加入书签

且不论夜雪权究竟如何看待夜雪焕,也不论夜雪焕要如何与夜雪权私下算账,至少在台面上,他们必须互相借势、互相造势。

——不合是真的,但联手也是真的。

并不需要商议,而是局势使然。

思及此处,夜雪焕颇觉讽刺和悲哀,他和夜雪权之间,大概也只剩下这些默契了。

他淡声说道:“盛春将过,往后三月,银龙山上雨水丰沛,陛下还是早做打算,否则封禅大典就要拖到明年了。”

夜雪权却轻描淡写道:“此事朕早前就已与诸卿谈过。朕行动不便,这封禅大典不过是个形式,不办也罢。”

夜雪焕心下微惊,不由得瞥了瞥一旁的礼部尚书和太常寺卿,两人脸上的表情都一言难尽,显然早已苦口婆心地劝过,但都无功而返,并绝望放弃。

本就是篡夺来的皇位,还不封禅祭祖,真不知该说是胆大还是心虚。

前几日还在与殷简知说不知多少祖宗规矩要坏在夜雪权手上,没想到他上来就要破这最大的一条。实权在握,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

上不敬天地,下不敬先祖,如此狂傲不羁的皇帝,又有何人不惧?

冯以征身后的几个老御史皆面露忿色,可哪怕是这群曾经被夜雪焕称作“疯狗”的、最正直无畏的老言官们,在这等关乎礼制和国威的大事上,竟也都敢怒不敢言。

与其说这是一场朝会,不如说就是夜雪权把群臣喊来,让所有人看一看他和夜雪焕“君臣和睦”,让他们知道他已经彻底坐稳了皇位,别指望夜雪焕会取他而代之。

能站在宣政殿上的自然都是聪明人,看得清其中因果,也没人真的对夜雪焕抱什么希望。他和夜雪权在本质上其实并无太大差别,所以也谈不上失望,只是难免还是有些失落和迷茫。

——庆化的几位皇子皆有川壑在胸中,早年时的夺嫡之争多么轰轰烈烈,谁又能料到最后竟会是这样的结局。

但在夜雪焕看来,这或许才是当年的衡帝和楚后最认可的结果。

“还有一事。”夜雪权唇角勾起,“朕同意了北府请婚,也给西府和南府赐了婚,两边婚期都已经定下。四方边王之中独剩下容采,朕当然不能厚此薄彼。”

夜雪焕眉梢挑起,故意问道:“不知陛下想赐哪家贵女给臣?”

“朕岂能不知你心中所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