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页(1 / 2)
夜雪权点头:“是了,便如卢相所言。颐国的文书之中只说明了这些孩童的流向,却并未提及具体状况,依旧缺少关键信息。再者,这些孩童如今是死是活?若死,是因何而死?若活,又身在何处?若尚可救,是否渡回重央?若渡回,要如何安置?”
顿了顿,又道:“西南诸国都在其次,终是不能委屈了我重央的子民;不论有籍无籍、是死是活,都该有个明确的说法。颐国送来的结果委实敷衍了些,还是责令其赶紧调查清楚才是。只是颐国明显有拖延之意,质其亲王怕是无甚用处,不若还是扣押那位谢监国,看看颐王还会不会如此怠慢。”
他的嗓音清雅和煦,宛如春风拂面,却能直接戳到人心中最软最痛之处。
夜雪焕抚掌笑道:“到底是二皇兄有主意。”
“毕竟是那么多人命,总不能放任不管。”夜雪权轻叹,“都是些孩童,我实在于心不忍。”
李尚书不由感慨:“二殿下宅心仁厚。”
然后就见太子和三皇子齐齐睨了他一眼,顿时就不敢吱声了。
皇帝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问道:“诸卿认为如何?”
刘霆面沉如水,暂未开口,只给礼部尚书递了个凌厉的眼色。礼部尚书心中叫苦不迭,却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奏道:“陛下,自古就算小国入质,也都是王族亲眷,虽是威慑之用,但终究是邦交之礼。若是扣押谢监国,以其肱股之臣做质,这……这等同于宣战啊!”
“秦尚书言重了。”夜雪权失笑,“不过是此案尚未查明,请谢监国多留一段时日,好协助调查罢了。颐国既能查到具体涉案的私军,再多往前查一步也要不了太多时间。只要查得快,或许还能按原定计划归国呢。我重央乃礼仪之邦,秦尚书身为礼部之首,可千万要小心措辞才是。”
秦尚书无言以对,这“扣押”二字分明是他自己刚刚说出口的原话,眨眼功夫居然就栽到了别人头上,仗着自己是个瞎子就睁眼说瞎话。但他委实也找不出借口来反对了,只得退到一旁。
夜雪权看似是提了一个折中之法,避免了直接交战,所以就连刘霆一时也欲辩无词。谢子芳从西越辗转到颐国,如今又攀着刘家想往重央爬,自然不会有什么“忠贞”的概念;若是让重央朝廷以“协助调查”为由将他软禁,让他判断刘家并非良枝,很难说此人为了自保会做出什么事来。
这轻飘飘的一句“扣押谢子芳”当真够狠辣,明面上威胁颐王,实际上却是要断刘家的后路,不动一兵一卒,满口仁义道德,暗地里却与夜雪焕沆瀣一气,唱了一出欲抑先扬的戏码,挖了个大坑,就等着刘霆自己来跳。当然刘霆并非没有准备,只是不想一次性底牌全出,但被逼得一退再退,也实在令他不喜。
仔细想来,他的计划自五年前被玉无霜搅乱之后,就再也不曾顺遂过;夜雪焕一日比一日强势,夜雪渊也一日比一日反抗得厉害,太子妃又久无孕信,云雀内部还出了岔子,一场南巡反而让他自己丢了云水关,当真是节节败退。他很难相信这是单纯的时运不济,可若说是有人操作,他又实在不认为谁人能有这般一手遮天的本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