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9页(1 / 2)

加入书签

原因是之前规划的二期路线和实际路线有些偏差。

原定之前从上田村过来的路没法修了, 那个坡度太陡, 而且整个坡面下去之后像是进了一个大深坑。往常只要下几天雨,村民们就得趟半截河水过去, 十分不方便。

但这个坑存不住水,只要天气晴朗, 没几天水就下去了。这种土质松散, 下面吸水快,林昭暂时没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于是林昭又叫上几个土木工人商讨了一阵这个路到底怎么修,有说填平的, 有说架桥的, 还有说直接在坡面面上修路的。

最后林昭采纳了修桥的建议。

只是这修桥不像是修路那么简单,光有水泥还不行,还得有大石作为下部的桥墩也就是支撑。

不过好的一点是这个时代即便是过桥, 最重的也就是拉着货的马车, 承受的最大载荷也没有那么重。

但若是修桥, 便要单独商量这桥该如何修。

若是姜子延没有鼓捣出来水泥,这桥自然就是修木桥。如今既然有了水泥,为了马车行驶方便,自然要用水泥铺桥面的。

那这底下用的石墩自然得用一些好的砌筑石料,不仅要有抗水性,还要有抗冻性。最重要的是有着极强的抗压能力。

等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开工修路修桥时,已经是二月中旬了。

当再一次通知周边的百姓们要征用人手修建新路的事时,临安县城周边几个村全都闻风而动,一家传一家,“林大人开始征徭役了!”

新来的不知情况的商人看到当地老百姓听到官府征徭役这么兴奋很是不解,难道这片的百姓们都被官府下药了吗?

有那一两个在市集摆摊卖菜的老百姓看不过去,给人解释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们这新来的这个县令啊,征收徭役可不是白征的,去干活是给发工钱的!大家过完年在家闲了个把月了,也没什么农活做,整日在家张嘴吃饭,没个收入那不是浪费粮食嘛!”

“这下好了,林大人又开始征收徭役了,干活就能有工钱拿,多好。”

商人又问道:“那你们不怕官府欺骗你们吗?”

“不会的不会的,林大人最是守信用了。哎呀不与你说了,我要先去报名了,不然一会儿人满了人家就不要了。”说完便挑着担子走了。

他这一天天在集市买菜根本挣不了几个钱,菜有时候根本卖不出去。本身有一把子力气,不如去路上干活,还能给家里省下一顿口粮。

听说去年那些在路上干活的村民们挣了不少,过年的时候家里的饭桌上还多了两个荤菜,就连家里的娃娃都做了新衣穿,让别家好生羡慕。

县衙刚把征收徭役的告示贴出来,就有许多人去报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