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0页(2 / 2)

加入书签

杨奕钦轻笑,递给他一杯水:“辛苦你了。”

“谢谢。”

两人早就混熟了,李江也没有推辞,十分自然地接过了水杯。然而,等到感受到纸杯内水的温度,他霎时惊讶了起来。

“你们怎么有温水?”

这杯水虽然只是微微有一点温热,但仍然令李江感到了讶异。

杨奕钦伸手,指向了客厅靠门的火炉:“我们刚刚才烧了炉子,一个火炉里面有三个蜂窝煤,现在才烧着一块。不过把杯子放到旁边,足够将纯净水慢慢烘热,你要是再来晚一点,水还能更热。”

李江闻言,仰头喝下了温水,感受到了一点温暖。

随后,他将水杯递还给杨奕钦,苦笑说:“可以的,你们很有先见之明,过会儿屋子里就该暖和起来了,其他人就……之前基地也运进来过一批火炉和煤炭,其他幸存者也有效仿你们的人,但是幸存者外出搜集东西还是以粮食为主,现在除了监舍的老人区和小孩区,没有多少地方有取暖的设备。”

杨奕钦将水杯接了过来:“现在基地准备怎么做?”

“先确定幸存者的情况,给大家送厚衣服和厚被子。”李江解释说,“然后再登记有多少人有取暖设备……”

封霖问:“基地的火炉数量足够?”

李江摇头:“当然不够。”

现在基地军民共有两万多人,经过改造的监舍住了包括军队在内的一万余人,小区这里也有数千人。除了实验室和部分临时医院的房间供电,可以利用电能取暖,其他地方全都需要用原始的方式来取暖。

然而包括杨封两人在内,已经安装了火炉子,被取暖设备覆盖的幸存者不过几百人。基地运进来的火炉。现在勉强还有几百个,无法覆盖到所有人。

杨奕钦眉头轻皱,细细计算道:“监舍十二个人、甚至更多人一个寝室,需要的火炉还算少,小区这边基本都一两个人住一间,哪怕让大家都住在一个房间,也需要很多取暖设备。”

除此之外,还要担心有人没有用过火炉,使用的方法不规范,可能发生火灾和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

封霖提议说:“可以自己做简易的火盆或炉子,做好通风工作就行。”

“没错,可以找有经验的工人师傅来做,我们也能搭一把手,帮忙做排烟的管道。”杨奕钦同意这个说法,“我记得基地之前运进来了大量的铜管和铁皮,就算现做的工艺粗糙了一点,只要能用就行。”

“咱们基地领导层也是这么想的,总之现在先叫醒幸存者,让大家别在零下的低温中睡觉。”李江继续说,“然后又让我们先来问大家的情况,记录需要帮助的幸存者,进一步完善解决的对策。”

杨奕钦勾唇:“我们是可以提供帮助的幸存者。”

“需要的时候,我们会来找你们。”李江深深叹了一口气,“这次的变化来的太突然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